◎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人参是指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根,具有轻微特异香气,是一味名贵的中草药。
人参分为园参和山参两大类,栽培的称“园参”,野生者称“山参”。园参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蒸制后干燥称“红参”;山参晒干,称“生晒山参”。
别名
人衔、鬼盖、黄参、玉精、血参、土精、地精、金井玉阑、孩儿参、棒锤。
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
1.大补元气
用于大病、久病或大失血、大吐泻后元气虚极所致气短神疲、脉微欲绝,常单味浓煎服,即独参汤(《景岳全书》);若气脱兼见肢冷、自汗等亡阳之象者,常与附子同用,即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
2.补脾益肺
用于脾气不足,生化无力所致倦怠少食、四肢乏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常与白术、茯苓、炙甘草同用,即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脾虚兼寒者,常配伍白术、干姜、炙甘草,即理中丸(《伤寒论》);脾虚有湿,大便溏泄者,常配伍茯苓、白术、山药等,如参苓自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气下陷、久泄脱肛者,常与黄芪、升麻、柴胡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用于肺气不足所致喘促短气、言语无力、咳声低微及肺肾两亏、肾不纳气、呼多吸少、动则喘甚者,常配伍胡桃肉、蛤蚧等,如人参胡桃汤(《济生方》)、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
3.生津止渴
用于气阴两伤所致口渴多汗、气短脉弱,常与麦冬、五味子同用,即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用于消渴,常配伍花粉、生地、知母等。
4.安神益智
用于心脾两亏、心神失养所致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疲劳乏力,常配伍黄芪、白术、龙眼肉、酸枣仁等,如归脾汤(《济生方》)。
此外,还有益气生血、补肾壮阳等功效,用于血虚,阳痿及体虚外感等。治血虚,常配伍熟地、当归等;治肾虚阳痿,常配伍鹿茸、紫河车等;治体虚外感,常配伍羌活、柴胡等,如人参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
现代常用于心源性、失血性及感染性休克,高胆固醇血症,冠状动脉硬化症,心绞痛,心肌营养不良,二尖瓣缺损,各种精神病和神经衰弱,糖尿病,慢性胃炎,胃酸缺乏症,溃疡病,急性病毒性肝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及各型阳痿,胃癌,肠癌,低蛋白血症,贫血,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脑病,肺结核,神经痛等。
药理作用
含人参皂苷15种以上,还含挥发油,此外尚含人参酸、胡萝卜甾醇、多种糖类和人参三糖氨基酸、有机酸、胆碱、胆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
人参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缩短神经反射的潜伏期,增强条件反射,提高分析能力,减少疲劳。
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系统,增强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并能提高动物对低温或高温的耐受力。
有促进性腺激素样作用,能促进男女性腺功能。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作用特点与强心苷相似,其酒精浸液的作用强于水浸液,但过量使用有中毒反应。
动物实验证明少量人参又能使末梢血管收缩,血压轻度上升。
对代谢亦有影响,能降低血糖,并与胰岛素有协同作用。
又能调节胆固醇代谢,抑制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若已形成高胆固醇症时,能使血清胆固醇降低。
能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
能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的合成。
有抗利尿作用,与去氧皮质酮相似。
有抗过敏作用,能减弱由于马血清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对过敏性水肿也有显着抑制作用,其原理可能与其抗组胺有关。
能刺激造血器官,使造血功能旺盛。
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生成,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防治多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下降;能使淋巴细胞数量增加,促进淋巴母细胞转化,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药用方法
内服:煎汤,3~10克,大剂量10~30克,宜另煎兑入;或研末1~2克,或熬膏;或泡酒;或入丸、散。
食用方法
1.炖服:将人参切成2厘米薄片,放入瓷碗内,加满水,封密碗口,放置于锅内蒸炖4~5小时即可服用。
2.嚼食:将2~3片人参含于口中细嚼,生津提神,甘凉可口;是最简单的服用方法。
3.磨粉:将人参磨成细粉,每天吞服,用量视个人体质而定,一般每次1~1.5克。
4.冲茶:将人参切成薄片,放在碗内或杯中,用开水冲泡,闷盖5分钟后即可服用。
5.泡酒:将整根人参切成薄片装入瓶内,用50~60度的白酒浸泡,每日酌情服用。
6.炖煮食品:人参在食用时常常伴有一定的苦味,如果将人参和瘦肉、小鸡、鱼等一起烹炖,可消除苦味,滋补强身。
传统应用
1.噙化人参(清代宫廷方):人参3克。含在口中噙化咽下,每日1次。久服能够延缓衰老,美容,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2.人参酊(《吉林医学》):人参30克。将人参粉碎成粗末,加40%的酒精配成1000毫升,搅拌均匀,浸泡7日,过滤。每次服用5毫升,每日3次,连服30日。补气宁神,养元壮阳,用治神经衰弱,心脾两虚,全身无力,头痛失眠,食欲不振,阳痿不举,性欲减退。
3.独参汤(《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人参15~20克。每日1剂,浓煎服用2~3次。益气复脉,用治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阳不振、心气虚弱,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头晕乏力,脉细弱结代。
4.人参粉(《吉林医学》):高丽参300克。研为细粉,分装,每包2.5克。每次口服1包,每日2次。补气降酶,用治急性乙型肝炎。
5.炖人参(《中医杂志》等):人参5~15克。切片,放入碗中,加适量清水,隔水蒸炖服用,每日1剂。扶正固本,益气解毒,用治肿瘤病人放疗或化疗反应,咽干,恶心,消瘦,食欲不振,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下降。
人参泡酒
人参枸杞酒
人参20克,冰糖15克,枸杞子30克,白酒500毫升,熟地黄10克。
人参用湿布润软,切片,枸杞子除去杂质,与人参同装纱布袋内,扎紧口备用。冰糖放入锅中,用适量水加热溶化至沸,微炼至黄色时,趁热用纱布过滤去渣备用。
将白酒装入酒瓶内,将药袋放入酒中,加盖密闭,浸泡10~15天,每日摇动一次,泡至参杞色淡味薄,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大补元气、安神固脱、滋肝明目。适用于劳伤虚损、少食倦耽惊悸健忘、头痛眩晕、阳痿、腰膝酸痛等症。西医用于心功能不全,萎缩性胃炎、肺结核、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适宜人群
适合气虚欲脱、脾气不足、肺虚喘咳、津伤口渴者等。
禁忌人群
1.人参性温,凡外感风热或温热、内热炽盛,阴虚火旺等证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泌尿系统感染急性期忌用;痤疮患者忌用;流感初起不宜用;水痘患者不宜用; 肺气肿早期忌用。
2.味甘缓,功能大补元气,善治中气衰弱,元气内伤。若体质壮实、肝阳上亢、湿阻、食滞等实证忌单味药大量服用;乳腺炎患者不宜服用;肥胖症患者忌用。
3.所含人参皂苷小剂量服用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升高血压。高血压病患者、心律失常等心脏病患者、失眠及神经衰弱者等慎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不宜服用;甲亢患者不宜使用。
4.人参所含人参皂苷大剂量服用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婴幼儿、老年人不宜大剂量长期服用。
5、痛风患者不宜用,痛风患者体液和组织内尿酸浓度较高,人参进入体内与之相遇后,有效成分被尿酸破坏而失去作用。
6.孕妇不宜大量长期服用人参。
配伍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反藜芦,畏五灵脂,恶皂荚、黑豆。刺五加与人参的生理活性相似,毒性相似,两药不宜并用。
2.中西药配伍禁忌:
①不宜与维生素C、烟酸、谷氨酸、胃酶合剂等酸性较强的药物联用,可使上述药物分解,药效降低;
②不宜与可待因、吗啡、哌替啶、苯巴比妥同用,易加重麻醉,抑制呼吸;
③不宜与强心苷药物合用,药效累加,增加毒性;
④不宜与降糖药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等同用,人参可使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
⑤不宜与含有金属的盐类药物(如硫酸亚铁等)联用,因可形成沉淀;
⑥阿托品可以拮抗人参的降压作用。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