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产后多汗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产后盗汗的中药方剂

ID:18683 / 打印

产后多汗症常见,气血阴虚仔细辨。自汗盗汗寤寐鉴,补虚敛汗滋阴善。

产后汗出淋漓不止,谓之“产后多汗”。白昼汗出量多,持续不能自止,称为“产后自汗”;寐中汗出,寤来汗止者,则称“产后盗汗”或“寝汗”。

微微自汗是营卫调和,不以病论。若因失血耗气,卫阳不足,腠理空虚,皮毛不固,津液外泄,汗出淋漓,则为病态。

产后多汗,临床多见。一旦误治,危急难疗。正如《罗氏会约医镜·产后忌药》所说:“凡产后危证,莫如三冲三急”、“三急者,呕吐、泄泻、多汗也。”其病机重在一个虚字,其证型有气虚、血虚、阴虚之别。一般产后多汗,汗出过多,数日不止,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若伴恶风身冷,气短懒言,动则汗出倍增,脉浮缓者,偏于气虚;伴头昏心悸,恶风微热,脉细数者,偏于血虚;汗出以寐中为多,醒来渐止,头昏耳鸣,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者,属阴虚。

治疗产后多汗,法贵补虚敛汗。气虚者,益气敛汗,佐以养血;血虚者,养血敛汗,佐以益气。均可酌选黄芪汤(黄芪、白术、防风、熟地、牡蛎、白茯苓、麦冬、甘草)合牡蛎散(麻黄根、黄芪、牡蛎、小麦)化裁。阴虚盗汗者,则施以止汗散(人参、当归、熟地、麻黄根、黄连、浮小麦、大枣),滋阴敛汗,益气养血。

作者老师代炳然在妇科治疗上享有盛名。作者曾随师治一韩姓少妇,严冬初产,汗出蒸蒸,汗味熏人。凡热饮或盖被,面即发热,大汗淋漓,状如水洗;以巾拭之,随拭随出,汗后,或去被,又恶风寒,身酸楚,曾服药数帖罔效。延师往诊,师投以《金匮》竹叶汤加黄芪,服药两剂,效如桴鼓,汗出大减。再服十全大补汤三剂,诸证悉除。而《金匮》“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文中未言产后多汗,方中又无敛汗之药,何能止汗?吾师曰:仲景在此篇首已论“新产妇人有三病”,每一病中都内涵着产后中风,其多汗已意在文中。大凡新产妇,气血耗损,体虚易感风寒;证多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必须分清气血、寒热、虚实的主次,对证治疗,方获佳效。此例产后中风,发热头痛,为病邪在表,面正赤,气喘,为虚阳上浮。病由产后大虚,复感风寒。治疗时,若因其外邪而攻表则浮阳易脱,若因正气大虚而补其里则表证不解。故用竹叶汤加黄芪方治之,其竹叶、葛根、桂枝、防风、桔梗解表邪;人参、附子、黄芪以固阳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奏解表固阳之功。卫阳固则汗自止,表邪解则恶寒身疼自除。表解里和,诸证自平。

作者临证遇新产妇之自汗、盗汗,均首选《金匮》竹叶汤加黄芪方治之。若偏于阳虚者,重用黄芪、附片;若偏于阴虚者,则遣入当归,重用熟地、地骨皮,随证化裁,屡获捷效。需要注意者,竹叶善清浮热,不可轻易扬弃。黄芪乃益气固表之要药,附片乃回阳固卫之圣药,两药合用,相得益彰,虽无敛汗之功,确有止汗之效;一旦去之,虽重用麻黄根、浮小麦之类,其止汗之力锐减,疗效亦不稳定。

《金匮方歌括》称竹叶汤“为产后中风之大剂也。”又《医宗金鉴·妇人产后》也说:“产后汗多,表虚而中风邪病痉者,主之竹叶汤”。故竹叶汤,表里双解,发补兼施,寒热皆治,为产后多汗及中风之首选良方也。

——本文摘自《中医精华浅说》

标签: 中药良方 中药方剂 中草药图谱 中草药图片大全 
上一篇: 伤风感冒中医治疗方剂:加减桑菊饮
下一篇: 叩头虫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1-12-15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