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苦杏仁,中药材。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a L.var.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P.sibirica L.、东北杏P.mandshurica(Maxim)Koehne或杏P.armeniaca L.的成熟果实。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
别名
杏仁
性味归经
苦,微温;归肺、大肠经。
功能
本品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
主治
1.主要用于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
2.西医诊为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声带息肉、慢性咽炎、习惯性便秘等属于肺郁气滞者。
相关方剂
桑杏汤(《瘟病条辨》)、麻杏甘石汤(《伤寒论》)、五仁丸(《世医得效方》)、麻黄汤(《伤寒论》)、麻杏苡甘汤(《金匮要略》)、大青龙汤(《伤寒论》)、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华盖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所含苦杏仁苷口服后,在下消化道分解后产生少量氢氰酸,能抑制咳嗽中枢而起镇咳作用。
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苦杏仁苷生成的苯甲醛,可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消化功能。
3.抗癌作用:苦杏仁苷及水解生成的氢氰酸和苯甲酸体外试验均证明有微弱的抗癌作用。
4.杀虫、抑菌作用:苦杏仁油对蛔虫、钩虫及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且有润滑性通便作用。
5.苦杏仁苷有抗突变作用,所含蛋白质成分还有明显的抗炎及镇痛作用。
医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
2.《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
3.《名医别录》:主惊癎,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
4.《药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
5.崔禹锡《食经》:理风噤及言吮不开。
6.《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
7.《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
8.《本草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皶疱。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3-10g,宜打碎入煎。或入丸、散剂。阴虚咳喘及大便溏泄者忌用。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婴儿慎用 。
临床应用
1.咳嗽气喘:本品味苦微温,以苦泄润降为主,善肃降兼宣发肺气而能止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药。凡邪气壅肺,肺气不降之咳喘者,无论外感内伤,均可随证配伍用之。
2.肠燥便秘:苦杏仁质润多脂,又能润肠通便,适用于肠燥便秘。
配伍应用
1.苦杏仁配麻黄:苦杏仁味苦降泄,长于止咳平喘;麻黄辛散苦泄,既能发汘解表,又能宣肺平喘。两药伍用,宣降并施,能増强止咳平喘之力。适用于风寒束表,肺气壅遏或肺热壅之咳喘实证。
2.苦杏仁配石膏:苦杏仁味苦降泄,长于止咳平喘;石膏甘辛大寒,善清肺经实热。两药伍用,一温一寒,有清肺泄热、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喘,发热口渴者。
3.苦杏仁配柏子仁:苦杏仁味苦降泄,质润多脂,又善润肠通便;柏子仁味甘质润,富含油脂,有润肠通便之效。两药相合,润肠通便之力増强。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肠燥便秘证。
使用禁忌
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泻者禁服,婴儿慎服。
不良反应
杏仁有小毒,不宜过量服用。剂量大时,轻者可出现头晕乏力,吐泻,腹痛,上腹部烧灼感,血压升高,呼吸加快;严重者,呼吸明显减慢而表浅,昏迷,并可有强直性、阵发性痉挛,瞳孔散大,血压下降,最后因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中药材。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药材。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杏仁,中药材。为蔷薇科植◎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