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伸筋草,中药材。为石松科属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别名
石松、狮子草、狮子尾
性味归经
苦、微辛,温;归肝、脾、肾经。
化学成分
主含石松碱、棒石松宁碱等生物碱,石松三醇、石松四醇酮等萜类化合物,β-谷甾醇等甾醇及香草酸、阿魏酸等。
形态特征
主茎匍匐状,长2-3m,侧枝直立,高达15cm,直径约6mm,多回二叉分枝。主枝的各回小枝以钝角作广叉开的分出,末回小枝广叉开形成“Y”样,指向两侧。叶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长3-5mm宽0.3-0.8mm,基部宽,先端渐尖并具折断的膜质长芒,全缘,纸质。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及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
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
1、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伸筋草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作用,能治疗风寒湿痹,如骨节酸痛、屈伸不利,常与羌活、独活、桂枝、威灵仙等祛风除湿药同用。如痹症日久、肝肾不足、筋脉失养、肢体麻痹、四肢软弱,须与当归、熟地、续断、桑寄生等同用。
2、活血消肿:伸筋草具有活血消肿的作用,治疗跌打损伤、血瘀肿痈,多与苏木、地鳖虫、红花等配用;治疗缠腰火丹,单用或加雄黄、烧酒、鸡蛋清适量,调敷患处。此外,还可治疗水肿,常与槟榔等除湿消肿药配用。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有调节神经中枢作用。
2.对泌尿系统的影响:有利尿、增进尿酸排泄、解除小儿痉挛性尿潴留作用。
3.此外,伸筋草还有一定的镇痛、解热、抗矽肺、抗菌、升压、兴奋子宫作用。
医家论述
1.《滇南本草》:石松,其性走而不守,其用沉而不浮,得槟榔良。下气,消胸中痞满横格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坚积,消水肿。
2.《本草拾遗》:(伸筋草)主人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
3.《生草药性备要》:(伸筋草)消肿,除风温。浸酒饮,舒筋活络。其根治气结疼痛,损伤,金疮内伤,去痰止咳,治疮疽卒手足。
4.《药性考》:(伸筋草)疗血疯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外用:适量,捣敷。
临床应用
1.治风痹筋骨不舒:宽筋藤,每用三钱至一两,煎服。(《岭南采药录》)
2.消水肿:过山龙五分(研细末),糠瓢一钱五分(火煅存性),槟榔一钱。槟榔、糠瓢煨汤吃过山龙末,以泻为度。气实者用,虚者忌。(《滇南本草》)
配伍应用
1.伸筋草配木瓜:伸筋草能祛风湿,舒筋络,尤长于舒筋缓挛;木瓜能除湿和中舒筋活络以缓挛急,止吐泻。两药合用,有良好的舒筋活络,除湿和胃之功。适用于腿足转筋,呕吐泄泻。
2.伸筋草配桑枝:伸筋草苦辛气温,其性善行,走而不守,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桑枝能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性质平和,寒热痹证均可使用。两药配伍,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急,跌打损伤。
3.伸筋草配鸡血藤:伸筋草舒筋活络,祛风除痹;鸡血藤养血活血,舒筋活络。两药相配,既能养血活血,又能祛风除湿,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妙。适用于年老或血虚感受风湿所致的肢体麻木不仁或关节疼痛等。
使用禁忌
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
出血过多、有实热者不宜用。
不宜同食
大葱、生薏仁
伸筋草富含的有机酸与葱中的硫胺酸会发生化学反应,甚至可能会产生有毒的物质,会刺激肠胃引起腹泻。伸筋草和生薏仁都有除湿消肿的功效,若二者同时食用,可能会引起尿量增多,影响身体健康。
不良反应
有报道伸筋草在与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新霉素、磺胺类、苯唑卡因、奎尼丁、硫柳汞、对苯二胺甲醛及碘造影剂合用时可出现过敏性皮炎,表现为局部皮肤灼痛,关节红肿剧痛,多处关节皮肤可见边界清楚的红斑,表面布满大小不等的水疱及松弛性大疱。应注意避免配伍使用。
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茎呈圆柱形,略弯醢。叶密生茎上,螺旋状排列,皱缩弯曲,线形或针形,黄绿色至淡黄棕色,先端芒状,全缘。切面皮部浅黄色,木部类白色。气微,味淡。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连根拔起,去净泥土,晒干。
保存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
科属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石松Lycopodium jaPoni松科属植物石松LycoLycopodium◎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