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青羊角,中药材。为牛科动物青羊NaemorhedusgoralHardwicke的角。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陕西、山西、湖北、四川、云南、西藏、广西及广东等省区。具有镇静,退热,明目,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小儿惊风,头痛,产后腹痛,痛经。
性味归经
咸,凉。归肝经。
形态特征
体长90-110cm,尾长13-17cm,四肢短,眶下腺退化。雌雄兽都有角,角短而直,斜向后方,二角基部很靠近。通体毛色为灰棕褐色,底绒灰色。额、下颏、喉部均呈棕色,喉部有一块白色大斑。尾基部近乎灰棕色,末端呈棕黑色。
分布区域
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陕西、山西、湖北、四川、云南、西藏、广西及广东等省区。
功能
本品具有镇静、退热、明目、止血的功效。
主治
用于小儿惊风,头痛,产后腹痛,痛经。
药理作用
有镇静,镇痛的作用。
医家论述
1.邓明鲁:“可镇静,退热,明目,止血。治小儿惊风、头痛、产后腹痛、痛经。”
2.赵肯堂:“蒙医认为:味咸,性凉,有清热解毒、止血、镇静之功。主治小儿抽风、月经不调、经痛,头痛,小腹痛、胸腹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用量3-6g。研末冲服,每次1.5g。
配伍应用
1.治高血压头痛:青羊角镑片50g,水煎服,日服2次。(邓明鲁等.《中国动物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治小儿惊风:青羊角烧焦研末,每次2g,日服2次。(邓明鲁等.《中国动物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下胎衣:青羊角、藏羚角、赤小豆,硇砂各3g,共为细末,日服3-5次,每次0.6g,用酒冲服。(赵肯堂,《内蒙古药用动物》,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性状鉴别
角短而直,近尖端略向下弯。除角尖外,其余部分有明显的环棱。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猎后锯下角,干燥,镑丝用。
物青羊Naemorh◎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