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菥蓂子,中药材。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ThlaspiarvenseL.的种子。分布几遍全国。具有明目,祛风湿之功效。用于目赤肿痛,障翳胬肉,迎风流泪,风湿痹痛。
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肝经。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9-60厘米,无毛;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具棱。基生叶倒卵状长圆形,长3-5厘米,宽1-1.5厘米,顶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抱茎,两侧箭形,边缘具疏齿;叶柄长1-3厘米。总状花序顶生;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花梗细,长5-10毫米;萼片直立,卵形,长约2毫米,顶端圆钝;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长2-4毫米,顶端圆钝或微凹。短角果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3-16毫米,宽9-13毫米,扁平,顶端凹入,边缘有翅宽约3毫米。种子每室2-8个,倒卵形,长约1.5毫米,稍扁平,黄褐色,有同心环状条纹。花期3-4月,果期5-6月。
分布区域
分布几遍全国。
功能
本品具有明目、祛风湿的功效。
主治
用于目赤肿痛,障翳胬肉,迎风流泪,风湿痹痛。
药理作用
菥蓂子所含黑芥子苷经酶水解成黑芥子油后,有杀菌作用。黑芥子苷可用于痛风治疗以增加尿酸的排出。
医家论述
《本经》:“主明目,目痛泪出,除痹,补五脏,益精光,久服轻身不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
配伍应用
治眼热痛,泪不止:菥蓂子捣筛为末,欲卧,以铜箸点眼中,当有热泪及恶物出,并去胬肉,可三四十夜点之。(《海上集验方》)
使用禁忌
《本草经集注》:“恶干姜、苦参。”
性状鉴别
种子扁圆形,长约1.8mm,宽约1.2mm;表面棕黑色,两面各有5-7条突起的偏心性环纹,基部尖,并有小凹。种皮薄,无胚乳,子叶直叠。气微,味淡。
采收加工
5-6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打下种子,晒干,扬净。
花科植物菥蓂Thlaspi花科植物菥蓂ThlaspiarvenseL.子,中药材。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Thlaspiarvense◎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