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ID:46370 / 打印

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锦纹大黄、金木、绵纹、锦纹、川军、肤如等锦纹大黄、金木、绵纹、锦纹、川军、肤如等,为蓼科多年生草本,又名火参、将军、黄良、破门、锦纹大黄、又名火参、将军、黄良、破门、锦纹大黄、金木、黄良、破门、锦纹大黄、金木、绵纹、锦纹、

大黄,又名火参、将军、黄良、破门、锦纹大黄、金木、绵纹、锦纹、川军、肤如等,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药材称北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等地。药用大黄药材称南大黄,主产于四川。其中,青海出产的大黄最为有名,又称“西宁大黄”。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

生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散淤、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排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咯血吐血、产后淤滞腹痛、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临床可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等危重病的预防,并对胃肠功能衰竭等症有辅助疗效。

1.泻下通便

用于胃肠实热便秘,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甚至高热不退,日晡潮热,神昏谵语,常与芒硝、枳实、厚朴同用,如大承气汤(《伤寒论》);若脾阳不足,冷积便秘者,可配伍人参、附子、干姜等,如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若兼气血不足之便秘,可配伍人参、当归等,如黄龙汤(《伤寒六书》);若热结津伤之便秘,可配伍麦冬、生地、玄参,如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2.泻火解毒

用于热毒疮疡,研末调敷,或磨汁外涂,亦可与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煎服;用于肠痈腹痛,可配伍牡丹皮、桃仁、芒硝、瓜子仁,如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用于暴赤眼痛,口舌糜烂,咽喉肿痛,可单用开水泡服当茶饮。此外,单用研粉,用蜂蜜或麻油调涂敷患处,可治水火烫伤。

3.凉血止血

用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咯血,常与黄连、黄芩、生地、丹皮、栀子等配伍,如泻心汤(《金匮要略》);现代治吐血、便血,常单用大黄粉,或配伍白及粉、乌贼骨粉内服;用于血淋,常配伍白茅根、血余炭等。

4.清利湿热

用于湿热泻痢,黄疸,淋证。治泻痢初起,可单用,或与黄连、黄芩、白芍等同用;治湿热黄疸,胸腹胀满,尿赤便秘,常与茵陈蒿、栀子同用,如茵陈蒿汤(《伤寒论》),若湿热内蕴,胁肋胀痛,可配伍柴胡、黄芩、郁金、枳壳等;治湿热淋证,小便短赤,灼热刺痛,可配伍木通、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等,如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逐瘀通经

用于瘀血阻滞诸证。治瘀血经闭,可配伍当归、益母草、红花、芍药等;治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常与桃仁、虫等配伍,如下瘀血汤(《金匮要略》);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配伍桃仁、红花、乳香、没药、自然铜、骨碎补等,如夺命丹(《伤科补要》)。

药理作用

生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生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由于鞣质所致,故泻后又有便秘现象;有保肝、利胆、健胃、利尿作用;有止血作用,能缩短凝血时间,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管脆性;此外,还有抗癌、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适宜人群

适合大便秘结,胃肠积滞;热毒疮疡、齿龈肿痛及烧烫伤;血热吐血、衄血、咯血等;各种瘀血等患者。

禁忌人群

1.性寒,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忌单味药服用;麻疹患者不宜用;阳痿、早泄,无精少精患者慎用;早搏患者慎用;记忆力减退患者慎用。老年痴呆患者忌用;帕金森病患者忌用;小儿智力低下者忌用。

2.泻下攻积作用强大,易伤人体正气,久病体弱者慎用。凡脾胃虚寒,便溏腹泻的患者忌单味药服用;缺铁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患者忌用;胃癌、直肠癌患者忌用;骨质疏松患者忌用;佝偻病患者忌用;慢性苯中毒患者忌用;子宫脱垂患者忌用。

3.可加重盆腔充血,故妇女经期及盆腔炎患者禁用。

4.有降血压和扩张血管的作用,低血压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5.孕妇慎用。

配伍禁忌

中药配伍禁忌:黄芩为使。

中西药配伍禁忌:①不宜与核黄酸、烟酸、咖啡因、茶碱等药同用;②不宜与铁剂、洋地黄等药物合用;③不宜与胃蛋白酶、多酶片等合用;④不宜与四环素、利福平、磺胺类药合用,有可能发生中毒性肝病;⑤不宜与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C合用,因其能使生大黄的抑菌作用降低;⑥不宜与异烟肼同用,容易形成鞣酸盐沉淀,使吸收减少,影响疗效;⑦生大黄与苯巴比妥、磺胺、青霉素、复方阿司匹林等药物存在交叉过敏现象,不宜同用;⑧酚妥拉明可以拮抗大黄的止血作用,不宜同用;⑨氯霉素可以降低生大黄的泻下作用,不宜同用;⑩药用炭、鞣酸蛋白、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可以减少大黄的吸收,不宜同用。

饮食禁忌

忌冷水,恶干漆。禁食猪肉。欲取通利者,不得骤进谷食,生大黄得谷食便不能通利。

选购保存

以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黏者为佳。置于干燥通风处保存,防霉防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2g(泻下通便宜后下,或用开水泡服,不宜久煎);或研末入丸、散,0.5~2g。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泻下宜生用,忌久煎,宜后下或开水泡服;活血酒制;止血则多炒炭用。

食疗药膳

1.大黄蜂蜜茶

材料:生大黄5克,番泻叶3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生大黄、番泻叶洗净。大黄用适量水煎煮15分钟。熄火加番泻叶、蜂蜜,加盖闷10分钟,取汁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的功效,适合肠胃积热型的便秘患者。

2.大黄山楂饮

材料:生大黄5克,山楂、黄芪各1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生大黄、山楂、黄芪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煎汁,加适量蜂蜜,每天代茶饮用。

功效:润肠通便,解毒降压。适合高血压、便秘或大便不畅者饮用。

3.大黄消脂绿豆汤

材料:生大黄5克,山楂30克,车前子15克,黄芪15克,绿豆150克,红糖适量,水6碗。

做法:山楂、车前子、生大黄、黄芪加水煮开,慢火熬20分钟,去渣留汁。加绿豆煮烂,加适量红糖即可。

功效:本食疗方消脂及排除体内过多的水分,适用于实热便秘者。

对症验方

1.外感热病,发热,便秘:生大黄6克,厚朴10克,枳实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3天。

2.细菌性痢疾:生大黄5克,黄柏5克,槟榔5克,木香5克,焦山楂10克,枳壳6克,黄连3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次频服。

3.上消化道出血:生大黄适量,研为细粉。每日2~4次,每次3克,冰水吞服。一直到大便转黄,隐血试验呈阴性为止。

4.急性胆囊炎、胆绞痛:大黄、牡丹皮、桃仁各12克,玄明粉10克(分2次冲服),冬瓜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5.食积腹痛:大黄5克,槟榔10克,木香6克,砂仁6克。水煎服,分3次服,病愈后即停。

6.口疮糜烂:大黄、枯矾等分。为末以擦之,随口水吐出。

7.大便秘结:大黄60克,牵牛头末9克。上为细末,每服15克。有厥冷,用酒调15克,无厥冷而手足烦热者,蜜汤调下。

8.湿热型便秘、便血,症见便血鲜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伴腹痛、口苦、舌苔黄腻、脉濡数:取大黄适量,研成粉,每次服2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

9.温里散寒,通便止痛,用于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取大黄9克、附子12克、细辛3克。水煎服。

10.酒糟鼻:大黄粉、硫黄各15克,蒸馏水100毫升。将大黄粉、硫黄加蒸馏水拌匀密封1周后使用。每日早、中、晚各搽1次。

大黄、金木、绵纹、锦纹、川军、破门、锦纹大黄、金木、绵纹、锦纹、川军、肤如等,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3-12-22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与本文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