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金匮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肾气丸的临床应用

ID:17193 / 打印

金匮肾气丸方剂原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历来治肾的祖方。

【组成】干地黄八两(240g) 薯蓣(即山药) 山茱萸各四两(各120g)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各90g ) 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6g),日再服。现代用法:将药物混合研细,炼蜜和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送下。或根据原方用量比例酌情增减,水煎服。现代尚有片剂、口服液等剂型。

【功效与作用】本方具有温化肾气、温补肾阳的功能,主治因肾阳不足之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小便不利或小便过多,阳痿精冷,舌质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微,以及痰饮、消渴、脚气等症。归纳起来有三,即:一为肾虚,二为阳气不足,三为水液失调。

金匮肾气丸是为肾阴阳两虚、肾阳虚偏重者而设。肾阳虚者得之,可收“阴中求阳之效”,肾阴阳两虚者得之,则有阴阳并补之功。肾气丸中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之阴,用附子、肉桂壮肾中之阳,用阴中求阳之法,以达到温补肾阳之目的,“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体现了“少火生气”的中医理论,也说明本方意在徐生肾气,而不为速壮肾阳。

【主治】 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本方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改善微循环、类性激素样作用,对糖、蛋白质、脂肪代谢有改善作用。肾阳不足,辨清可用本方治症的主要病位在肾。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肾气不足,水液代谢失常。其基本效用是改善水液代谢,调畅小便。应用肾气丸应具备的基本症状是:腰酸脚软,小便不调,舌质淡胖,尺脉沉细。临床多用汤剂,灵活加减。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现多用肾气丸加减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性功能障碍、更年期综合征、腰痛、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肺心病、复发性口腔溃疡等属肾阳不足者。注意如有咽干、口燥、潮热、盗汗、舌红苔少等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症状者不宜服用。

【方解】 本方治证皆由肾阳虚,命门之火不足所致。腰为肾府,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命门真火,为人体阳气之根,命门火衰,温化失常,百病丛生。肾阳不足,不能温养下焦,故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肾阳虚弱,不能化气利水,水停于内,则小便不利,少腹拘急,甚或转胞;肾阳亏虚不能蒸化水液,水液直趋下焦,津不上承,故消渴,小便反多;肾主水,肾阳虚弱,气化失常,水液失调,留滞为患,可发为水肿、痰饮、脚气等。病症虽多,病机均为肾阳亏虚,命火不足,所以异病同治,治宜补肾助阳为法,即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理。

方中附子大辛大热,为温阳诸药之首;桂枝辛甘而温,乃温通阳气要药,二药相合,补肾阳之虚,助气化之复,共为君药。然肾为水火之脏,内寓元阴元阳,阴阳一方的偏衰必将导致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而且肾阳虚一般病程较久,多可由肾阴虚发展而来,若单补阳而不顾阴,则阳无以附,无从发挥温升之能,正如张介宾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类经》卷14),故重用干地黄滋阴补肾;配伍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共为臣药。君臣相伍,补肾填精,温肾助阳,不仅可籍阴中求阳而增补阳之力,而且阳药得阴药之柔润则温而不燥,阴药得阳药之温通则滋而不腻,二者相得益彰。方中补阳之品药少量轻而滋阴之品药多量重,可见其立方之旨,并非峻补元阳,乃在微微生火,鼓舞肾气,即取“少火生气”之义。正如柯琴所云:“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27)。再以泽泻、茯苓利水渗湿,配桂枝又善温化痰饮;丹皮苦辛而寒,擅入血分,合桂枝则可调血分之滞,三药寓泻于补,俾邪去而补药得力,为制诸阴药可能助湿碍邪之虞,诸药合用,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则诸证自除。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补阳之中配伍滋阴之品,阴中求阳,使阳有所化;二是少量补阳药与大队滋阴药为伍,旨在微微生火,少火生气。由于本方功用主要在于温补肾气,且作丸内服,故名之“肾气丸”。

本文目录

0.1 《医门擥要》中的金匮肾气丸及相关方药 0.2 兰茂《医门覽要》中金匮肾气丸所论治的病症 0.3 临床运用举隅 1 【金匮肾气丸的运用】2  肾气丸临床新用《医门擥要》中的金匮肾气丸及相关方药 

兰茂先生学经典而不拘泥于经典,在继承仲景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根据云南地方因素,因人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临床体会,拓展了金匮肾气丸的适用范围。其灵活使用肾气丸的思路在《医门擥要》中有明确记载。按《重订医门擥要》所考证,兰氏《医门覽要》中所提到的金匮汤、肾气汤、肾气丸均为仲景《金匮要略》中所载金匮肾气丸,或是将原方剂型由丸剂改为汤剂而成。而《医门覽要》中所记载的金匮肾气汤组成为:熟地黄半两,白茯苓、泽泻、山茱萸(取肉)、山药(炒)、牡丹皮各一两(去木),官桂(不见火),附子(炮)二个,车前子(酒蒸),川牛膝(去芦,酒浸),即《严氏济生方》中之“加味肾气丸”,又名济生肾气丸,并非为金匮肾气丸原方组成,且相较金匮肾气丸原方的药物剂量也进行了一定调整,可以看做是金匮肾气丸的加减使用。故笔者在整理时并未将其与仲景经方金匮肾气丸相等同,这一点在进一步分析兰氏辨治思想之前必须加以说明。 

兰茂《医门覽要》中金匮肾气丸所论治的病症 

笔者整理了《医门覽要》中与金匮汤、肾气汤、肾气丸相关的病症,其主治的病症有十余种,所含病症包括了上、中、下三焦所属疾病。上焦病症计有:气喘、哮喘、目干疼、目昏、冷泪、头痛、耳鸣;中焦病症计有:吞酸、反胃、噎食、哽食、停食、伤寒有食即吐、类似反胃者;下焦病症计有:肾管阴户痛、痿症、小便多、血肿、血淋、血带、白带而痛、膀胱疼、淋症、小便淋滴。金匮肾气汤主治的病症有:面色赤,心火盛;命门火衰;年老思虑过度;吼喘、气喘、哮喘;反胃、咽食、哽食;淋症;吞酸;脱肛;不禁;横担(瘰疬)等。通过以上的病症统计,笔者认为兰氏只有对中医异病同治思想深入领会,才能灵活的将仲景金匮肾气丸进行加减变化而治疗上、中、下三焦疾病。下面笔者对金匮肾气丸治疗这些症状的机理加以浅析,希望可以进一步帮助读者领略兰氏灵活的辨证论治思路。 
用金匮肾气丸治上焦疾患肾气丸本主治下焦疾病,但经过辨证论治同样可用治上焦疾患。因肾主纳气,若肾虚而不能纳气,呼吸无根,则可见气喘、哮喘,故可治用肾气丸;因乙癸同源,肾虚及肝,精血亏虚,目失所养则目干疼、目昏、冷泪,治用肾气汤加虫退、红花、白菊花,以补肾祛风,养血活血;五脏通五窍,肾开窍于耳,肾虚失养则耳鸣,治用金匮汤;肾主藏精,肾虚精亏,清阳不升则出现头痛,治用肾气汤。 
用金匮肾气丸治中焦疾患中焦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其运化腐熟作用依然离不开肾的功能。对于中焦之噎食、哽食,一般多从中焦脾胃论治,但兰氏提出“由相火衰弱不能熏蒸脾胃而化食”[2],即肾气不足,元阳虚弱而难以促中焦脾胃运化腐熟水谷,食不能化则出现反胃、噎食、哽食等症,其根本为下焦虚损,治用肾气汤加沉香、香附、鹿茸、龟胶,以补肾降逆。若吞酸者,一般医者多从肝胃不和论治,而兰氏认为因“脾胃潮湿,不纳饮食而化食也……所饮之水皆停积于胃而变为酸水也”[2],即病虽为中焦运化失职导致反酸,但其根本乃因下焦阳虚失于温化,火不暖土,水湿聚于胃而成酸水,故以金匮肾气丸加温阳之鹿茸,沉降之沉香、香附、龟板以治之。 
用金匮肾气丸治下焦疾患下焦之肾管阴户痛、小便多、血淋、淋症、小便淋滴、膀胱疼等病症的发生乃因肾主水,与膀胱互为表里,司二便之开阖,肾气不足,火不能制水,水道不畅,开阖失司则出现膀胱疼,小便异常,治用肾气汤;若肾管痛治用肾气汤加琥珀以利尿活血;小便多治用肾气汤加白果、益智仁增强其补肾固涩之力;女子湿肿,则为血入子宫,亦名血肿,其症最重,治法用肾气汤加香附、沉香、鹿茸、龟板,倍加车前子、泽泻、茯苓以行气渗湿治之;痿症亦可因水火不济,血气两亏而成,肾藏精而主骨,故用肾气汤补益肾气,加鹿茸温肾阳,虎骨强筋骨,龟胶滋阴血以治之。 

临床运用举隅 

笔者在兰茂辨治思想影响下曾用肾气丸治疗一患者获得良效,特列举于下。张某,男,40岁。初诊时主诉为:反酸一个月;患者不明原因于一个月前出现反酸,时有呕吐酸水,饮食不佳;大便稀溏,小便自调;视其舌淡,苔薄白;脉沉弱。患者自述之前曾多方投医而病情并未明显缓解,笔者观看前医多使用左金丸、逍遥散等方并加用乌贼骨、瓦楞子等药物治疗,思路多从肝胃不和论治。回想到兰氏在《医门覽要》中所提到“脾胃潮湿,不纳饮食而化食也”,“所饮之水皆停积于胃而变为酸水也”,再结合脉证而考虑其病属肾中阳虚而失于温养,进而火不暖土,水湿不运,聚于胃而成酸水,故以金匮肾气丸加味治疗。方药如下:生地20g,山茱萸12g,山药12g,茯苓10g,泽泻10g,丹皮10g,制附片3g,桂枝3g,仙灵脾10g,沉香8g、香附10g、龟板15g。3剂后复诊,患者病情已有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服3剂而愈。 

【金匮肾气丸的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辨证要点。若咽干口燥、舌红少苔,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不宜应用。此外,肾阳虚而小便正常者,为纯虚无邪、气化不滞,不宜用本方。吴仪洛称:“此亦为虚中挟邪滞而设尔,若纯虚之证,而兼以渗利,未免减去药力,当用右归丸或右归饮”(《成方切用》)。

2.加减法:方中干地黄,现多用熟地;桂枝,改用肉桂,如此效果更好;若夜尿多者,宜肾气丸加五味子;小便数多,色白体羸,为真阳亏虚,宜加补骨脂、鹿茸等,加强温阳之力;若用于阳萎,证属命门火衰者,酌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壮阳起萎之力。

3.现代运用: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阳不足者,均可加减应用。

肾气丸应用探析

【摘 要】通过论述《金匮要略》中肾气丸对五种不同疾病的治疗,展现了中医“异病同治”之精华,以及仲景辨证论治的思想精髓,对指导当今临床有重要意义。

肾气丸为千古名方,出自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其组成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仲景在该书中有五处用到肾气丸,一为《中风历节病》篇用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二是《血痹虚劳病》篇用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三是《痰饮咳嗽病》篇用治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者;四是《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用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者;五是《妇人杂病》篇用治妇人烦热不得卧,但饮食如故之转胞不得溺者。此虽为五种不同疾病,但皆以肾气丸治之,正为仲景辨证论治思想的精髓所在。有关此五种疾病证治,笔者浅述如下:

 1 脚气不入,催氏八味

此崔氏八味丸即为肾气丸,用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见于《中风历节病》篇后之附方,此不赘述。

  2 虚劳腰痛,八味肾气

《血痹虚劳病》篇有言:“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此为仲景论述肾阴阳两虚之证。腰为肾之外腑,肾虚则腰部酸痛。肾与膀胱相表里,而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所藏,气化则出,肾气虚则气化失常,故而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程云来《金匮要略直解》云:“是方益肾间之气,气强则便溺行而小腹拘急亦愈矣。”由此方可见仲景治虚劳重视补肾之特点。

  3 温肾蠲饮,金匮肾气

《痰饮咳嗽病》篇载有:“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若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水停心下,出现胸胁支满,目眩,心下悸动,则应健脾渗湿,通阳利水,仲景用苓桂术甘汤。若肾阳虚不能化气利水,水泛心下,则畏寒足冷,腰酸,少腹拘急不仁,则应温肾蠲饮,化气利水。方中炮附子、桂枝温肾阳,是为“阴中求阳”,以生肾气;山茱萸、山药、地黄滋补肾阴;茯苓、泽泻、丹皮是行消开导之品,祛肾邪,使其补中有泻,补而不滞。阴阳相济,则生化无穷。正所谓“补阴之虚,可以生气;助阳之弱,可以利水”。可见,此处肾气丸法是仲景治疗痰饮“当以温药和之”的基本方法的具体体现。

  4 肾虚消渴,肾气丸方

仲景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肾藏精,为水火之脏,主氺液。在正常情况下,津液之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送之全身,乃至化为汗、尿排出体外。若内热津伤,一般情况下应为口渴而小便短少。小便反多,则说明是肾虚阳气衰微,既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又不能化气以摄水,水尽下趋,故而“以饮一斗,小便一斗”。仲景运用肾气丸补肾之虚,温养肾阳,以恢复蒸津化气之功,则消渴自除。

  5 妇人转胞,肾气丸方

《妇人杂病》篇载:“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此为仲景论述妇人转胞的证治。其主症为小便不通,脐下急迫。是因肾气不举,膀胱气化不行所致。病在下焦,中焦无病,因而饮食如故。因小便不利,浊气上逆,故烦热不得卧,只能倚靠着呼吸。用肾气丸振奋肾阳,蒸化水气,小便通利,则其病可瘥。

以上五种病都用肾气丸治之,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之思想,也是仲景辨证论治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指导我们更好地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味肾气丸是温肾之中寓有养阴之功,此乃阴中求阳之方。方中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滋补肾阴,茯苓、丹皮、泽泻淡利水湿,此即今之六味地黄汤。细分之,方中熟地配丹皮,滋阴之中泻肝热。山药配茯苓补肺益脾,山萸肉配泽泻,敛阴之中佐以通利,此三补、三泻之妙用也。再配桂枝、附子方名八味肾气,补阴之中以助肾阳,即《难经》云:“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生化无穷,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泉源不竭。”

从肾气丸看中医的“阴阳并济,寒热一体,补泻同用”的治疗思想    作者:周志远   以下引用文章来源于一点资讯

肾气丸最初出自《金匮要略》,所以又名金匮肾气丸或崔氏八味丸,这是一张临床疗效很好的处方。后世根据该方又生出了几张变方,如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济生肾气丸等,这些处方基本都是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变化而来的。

金匮肾气丸由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附子、肉桂等八味药组成,这张方子中既有补肾阳的药,又有补肾阴的药,有温补的热药,也有清热的凉药,有补,也有泻,可以说是阴阳并济、寒热一体、补泻同用的代表方剂。

中医认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一张方子中,若只有扶阳之药,常会导致患者在扶阳的过程中,因为服药过于温燥而阴液枯竭,出现口干舌燥、烦躁不安等现象。若只有滋阴之药,而无扶阳之药,又容易出现滋腻碍膈等现象。

所以用药过度滋阴或者过度扶阳均不足取,患者需要滋阴的,可于滋阴药中适度加点扶阳药,以振脾肾之阳;需要扶阳的,也可以适度加些滋阴的药,以护肺肾之阴。只有阴阳平衡,患者服药才会安稳妥当。

同样的道理,在一张方剂中,大量的用温热药,也需要适度加些寒凉药,以防温燥太过,伤阴损津;大量用寒凉药的,也需要适度加些温热药,以防寒凉伤脾肾。

补益的方剂也要考虑给病邪留条出路,祛邪的方剂也需要考虑患者正气的扶助,所以需要补泻同用,金匮肾气丸正是本着这种思想立方。

《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的作用主要为温补肾阳,通利小便,治疗各种因肾阳不足引起的疾病。《金匮要略》中载肾气丸的用法有四处:1.虚劳腰疼,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2.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3.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水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4.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金匮肾气丸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便不利或者频数等疾病,适合肾阳不足、腰酸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的患者,从脉象上来说一般尺脉沉细,从舌相来看,这类患者常见舌质薄白不燥,另外金匮肾气丸也可治疗脚气,痰饮,消渴(主要是下消),转胞等证。

后宋代儿科名医钱乙认为小儿乃纯阳无阴之体,治疗时和成人治则有异,故小儿在滋肾阴时不应考虑同时扶肾阳,将金匮肾气丸中的附子和肉桂去掉,在调整每味药的用量,这就成了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补肾良方六味地黄丸。从立方法则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用六味地黄丸的。

宋代另一名名医严用和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加味了牛膝和车前子后,就成了济生肾气丸,今天我们在药店里购买的金匮肾气丸,配方大多是济生肾气丸的。这两味药加入后,肾气丸补肾阴肾阳,利尿通淋的效果就更明显了。笔者常常用济生肾气丸治疗晚期癌症患者胸水和腹水,疗效颇为明显。

金匮肾气丸的变方中有一张方子为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药物组成完全一样,仅仅改变了肉桂和附子在方中所占的比重,结果用途就大不一样。桂附地黄丸扶阳的力度较强,所以适合肾阳严重不足的患者使用。主治肾阳不足,腰膝痠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非常适合糖尿病、哮喘或者前列腺疾病患者见阳虚证者。

后人还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减,去掉肉桂和附子,加上知母和黄柏,就成了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就只是滋阴泻浊,适合于肾阴虚严重的患者。金匮肾气丸去掉肉桂和附子,加上枸杞和野菊花之后,就侧重于补肾阴肝阴,适合肝肾阴虚见头晕眼花,视物不清等证的患者。

从这样一首方剂的制方和加减化裁技巧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医治病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精微之处。

 肾气丸临床新用

●八味肾气丸可用治腰脊劳损,加杜仲炭30g,金毛狗脊30g,效佳。

●八味肾气丸配黄芪20g,白术15g,车前子30g(布包),牛西西12g,桑寄生15g,治疗妇女特发性浮肿。

●八味地黄丸配菟丝子30g,沙苑子15g,牛西西15g,车前子30g,益母草40g,泽兰叶30g,治疗慢性肾炎肾病期,尿少浮肿,脚欠温者。

●八味肾气丸加核桃仁20g,苏子12g,沉香9g,地龙15g,五味子9g,治疗肾不纳气哮喘。

●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属肾精不足,生血力差。以本方加紫河车20g,龟板胶15g(烊化),黄芪30g,当归18g,鸡血藤30g,巴戟天15g,枸杞子15g;出血者加仙鹤草40g,大枣10枚,牛西西15g。

●糖尿病,饮一溲一,口渴腰痛胫废者,以本方加龟板18g(打碎先煎),菟丝子30g,去泽泻易苍术15g。若阳痿者,加仙灵脾30g,仙茅15g,阳起石30g,沙苑子15g。

●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黏液性浮肿,面色萎黄者,精神困倦,嗜睡少神。以本方配合真武汤加桂枝15g,川芎10g,丹参15g。

●治疗妇女性欲低下(肾阳虚衰型)。本方加寸云15g,天门冬15g,巴戟天15g,补骨脂20g。

●脑缩、智力痴呆,以本方加益智仁15g,核桃仁30g,枸杞子15g,仙灵脾30g。

●习惯性流产,属肾虚系胎无力。本方去肉桂加菟丝子30g,寄生15g,川续断15g,苎麻根30根,山萸肉30g。

●三叉神经痛,证属肾阳虚。以本方加天麻12g,川芎10g,全虫10g,天虫15g,白芷12g。

●性交不射精(属肾虚无力),以本方加党参15g,肉苁蓉15g,枸杞子30g,枳实15g,白芍15g。

肾气丸医案举例

患者,女,46岁。诊于1970年6月25日。

素体虚衰,形神怯弱,喘咳数载,每因劳累而发,症见喘促气急,呼多吸少,动则尤甚,伴腰酸肢冷,夜尿频数,痰稀而白,舌质淡黯,苔白滑,脉沉弦。听诊:两肺有哮鸣音。胸透:肺纹理粗乱,肋间隙增宽。

辨证:肾失摄纳,气逆喘促。

治法:补肾纳气,降逆平喘。

方药:八味肾气丸加减。

药用:熟地黄18g,核桃仁15g,山萸肉15g,五味子10g,杏仁12g,苏子12g,细辛4g,地龙15g,肉桂3g,沉香(面)1g(冲),磁石30g(先煎)。1剂/日,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复诊:药服6剂,喘咳息平,夜卧入寐。

原方继服10剂,诸症缓解,续服都气丸以资巩固。

 【附方】

1.加味肾气丸(《济生方》) 附子炮,二个(15g) 白茯苓去皮  泽泻 山茱萸取肉 山药炒 车前子酒蒸 牡丹皮去木,各一两(各30g) 官桂不见火 川牛膝去芦,酒浸 熟地黄各半两(各15g)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大,每服七十丸(9g),空心米饮送下。功用: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主治:肾(阳)虚水肿。腰重脚肿,小便不利。

2.十补丸(《济生方》) 附子炮,去皮、脐 五味子各二两(各60g ) 山茱萸取肉 山药锉,炒 牡丹皮去木(各60g) 鹿茸去毛,酒蒸一钱(3g) 熟地黄洗,酒蒸二两(60g) 肉桂去皮,不见火一钱(3g ) 白茯苓去皮 泽泻各一两(30g)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 子大,每服七十丸(9g),空心盐酒、盐汤任下。功用:补肾阳,益精血。主治:肾阳虚损,精血不足证。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羸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

以上二方,均由肾气丸加味而成,皆具温补肾阳之功。加味肾气丸增入牛膝、车前子,温肾利水以消肿,常用于肾阳虚损的水肿、小便 不利;十补丸则加鹿茸、五味子,温肾壮阳,补养精血,适用于肾阳虚损、精血不足之证。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2.方论选录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2录柯琴:“命门之火,乃水中之阳。夫水体本静,而川流不息者,气之动,火之用也,非指有形者言也。然少火则生气,火壮则食气,故火不可亢,亦不可衰。所云火生土者,即肾家之少火游行其间,以息相吹耳。若命门火衰,少火几于熄矣。欲暖脾胃之阳,必先温命门之火,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斯知肾以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生也。且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则脾胃因虚寒而致病者固痊,即虚火不归其原者,亦纳之而归封蛰之本矣。”

更多金匮肾气丸相关文章如下:

肾气丸组成,功效与作用,肾气丸加减运用与临床医案加味肾气丸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体会《金匮要略》肾气丸泄实机理浅晰肾气丸的临床新用肾气丸的化裁应用肾气丸加味治疗肾阳虚阳痿的临床经验肾气丸加味治疗儿童遗尿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肾气丸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标签: 中药良方 中药方剂 中草药图谱 中草药图片大全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1-09-09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