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杏苏散的组成与功用主治

ID:17031 / 打印

 杏苏散

出自《温病条辨》

【组成】 苏叶(9g) 半夏(9g)  茯苓(9g) 前胡(9g) 苦桔梗(6g) 枳壳(6g) 甘草(3g) 生姜(3片)  大枣(3枚)  杏仁(9g) 橘皮(6g) (原书未著用量 )

【用法】 水煎温服。

【功用】 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 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方解】 本方证为凉燥外袭,肺气失宣,痰湿内阻所致。凉燥伤及皮毛,故恶寒无汗,头微痛,所谓头微痛者,不似伤寒之痛甚也。凉燥伤肺,肺失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则咳嗽痰稀;凉燥束肺,肺气不利,而致鼻塞、咽干。苔白、脉弦为凉燥兼痰湿佐证。遵《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之旨,治当轻宣凉燥为主,辅以理肺化痰。方中苏叶辛温不燥,发表散邪,宣发肺气,使凉燥之邪从外而散;杏仁苦温而润,宣利肺气,止咳化痰,二者共为君药。前胡疏散风寒,降气化痰,助杏、苏轻宣达表而兼化痰;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助杏仁以宣利肺气,共为臣药。半夏、橘皮燥湿化痰、理气行滞,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是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宣肺利咽,功兼佐使。本方乃苦温甘辛之法,发表宣化、表里同治之方,外可轻宣发表而解凉燥,内可理肺化痰而止咳嗽,俾表解痰消,肺气调和,诸症自除。

本方虽为治疗外感凉燥而设,但因凉燥乃秋令“小寒”为患,与外感风寒是同一属性的病邪,故临床也常用本方治疗外感风寒咳嗽。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轻宣凉燥的代表方,亦是治疗风寒咳嗽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若凉燥化热则不宜使用。

2.加减运用:若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以解表发汗;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以降肺气;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以化湿除满;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以祛风止痛;热甚者,加黄芩以清解肺热。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证属外感凉燥(或外感风寒轻证),肺气不宣,痰湿内阻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温病条辨》卷1 :“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

2.方论选录

吴瑭《温病条辨》卷1:“燥伤皮毛,故头微痛恶寒也,微痛者,不似伤寒之痛甚也。阳明之脉,上行头角,故头亦痛也。咳嗽稀痰者,肺恶寒,古人谓燥为小寒也;肺为燥气所搏,不能通调水道,故寒饮停而咳也。鼻塞者,鼻为肺窍。嗌塞者,嗌为肺系也。脉弦者,寒兼饮也。无汗者,凉搏皮毛也。按杏苏散,减小青龙汤一等。……若伤凉燥之咳,治以苦温,佐以甘辛,正为合拍。若受重寒夹饮之咳,则有青龙;若伤春风,与燥已化火无痰之证,则仍从桑菊饮、桑杏汤例。……此苦温甘辛法也。外感燥凉,故以苏叶、前胡辛温之轻者达表;无汗脉紧,故加羌活辛温之重者,微发其汗。甘、桔从上开,枳、杏、前、芩从下降,则嗌塞鼻塞宣通而咳可止。橘、半、茯苓,逐饮而补肺胃之阳。以白芷易原方之白术者,白术中焦脾药也,白芷肺胃本经之药也,且能温肌肉而达皮毛。姜、枣为调和营卫之用。若表凉退而里邪未除,咳不止者,则去走表之苏叶,加降里之苏梗。泄泻腹满,金气太实之里证也,故去黄芩之苦寒,加术、朴之苦辛温也。”

【临床报道】

谢氏用本方加减治疗风寒咳嗽87例,收到满意的疗效。将杏苏散中的前胡易为白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结果:痊愈73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服药最少1剂,最多5剂,大多数2~3剂。[谢维超.杏苏散加减治疗风寒咳嗽87例。广西中医药 1985;8(6):37]

标签: 中药良方 中药方剂 中草药图谱 中草药图片大全 
上一篇: 独活寄生汤方歌,组成,加减运用
下一篇: 垂丝海棠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1-09-04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