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甲亢的早期症状表现,甲亢怎么治疗最好,甲亢的中医药治疗

ID:16645 / 打印

本文目录

1 什么是甲亢2 甲亢的症状2.1  甲亢是怎么引起的3 甲亢怎么治疗4 甲亢按摩什么穴位5 甲亢吃什么中药什么是甲亢

免疫失常和神经精神因素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病因,从中医理论讲,甲亢与情绪和身体的发病有直接的关系。

中医所说的情志因素是指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或长期思想忧郁,精神压抑、七情不遂而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火随气窜,上攻于头,所以患者表现出急躁易怒、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头晕、眼花等症状。

脾为后天之本,如果脾气虚弱,四肢肌肉便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就会表现出消瘦、乏力。

如果肝火旺盛,灼伤胃阴,胃火积盛,消谷善饥,所以患者有食欲增加,大便次数增多的现象。

肝与肾同源,肝阴亏损肾阴就不足。

如果长期忧虑则伤心,心肾阴虚、神失内守,就会有心悸、心慌、失眠多梦等症状。

体质因素是指素体阴虚,特别是女同志,因为处在发育、妊娠、哺乳期的女性体质较虚弱,一旦有气郁,就容易化火,肝火亢盛则灼伤阴血,这样就容易至病。

  中医将其归因于“瘿瘤”疾病,其原因在于患者的素体阴虚、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失敛。

在此基础上,复遭情志失调,精神创伤。中医认识到情绪和精神因素对甲亢发生的影响。

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若原来体质就肝肾阴亏,则更易炼液成痰,壅滞经络,结于项下而成瘿。

中医认为由于七情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总之,患者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气交阻于颈前,则发于瘿肿。

痰气凝聚于目,则眼球突出。

素体,是指与生俱来,或幼时因某种原因而引起的体质。

如先天遗传缺陷,或(后天)幼时曾患重病,未能及时调治,导致脏腑受到难以改变的功能缺陷,从而形成一种长久的体质,中医叫"素体"。

素体的表现,可分为阴虚型体质、阳虚型体质、气虚型体质等。

甲亢的症状

临床上甲亢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及情绪易激动、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颤抖、甲状腺肿或肿大、女性可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男性可有乳房发育等。

甲状腺肿大呈对称性,也有的患者是非对称性肿大,甲状腺肿或肿大会随着吞咽上下移动,也有一部分甲亢患者有甲状腺结节。

甲亢时引起的眼部改变,一类是良性突眼,患者眼球突出,眼睛凝视或呈现惊恐眼神。

另一种是恶性突眼,可以由良性突眼转变而成,恶性突眼患者常有怕光、流泪、复视、视力减退、眼部肿痛、刺痛、有异物感等,由于眼球高度突出,使眼睛不能闭合,结膜、角膜外露而引起充血、水肿、角膜溃烂等,甚至失明。

也有的甲亢患者没有眼部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上述均是典型甲亢的临床表现,但是并非每位甲亢患所有的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类型的甲亢,临床表现也不同。

在日常食用的食品中,海带、紫菜、海白菜、海鱼、虾、蟹、贝类含碘丰富。

碘过量对病情不利,表现为

  (1)加重甲亢

由于碘是制造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长期服用碘剂,可以加重甲亢,甚至可发生碘源性甲亢。

  (2)对治疗不利

进食过多的碘,还可能使甲状腺组织硬化,造成病情迁延不愈,影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碘过量使搞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时间延长、治愈率下降、,过量补碘后甲亢用抗甲状腺药物的治愈药下降到20%~35%。

因此,甲亢患者应避免吃海带、紫菜、海鱼等含碘食物,而且含碘的中药如海藻、昆布等均要禁止食用。病人用盐应食用无碘盐。如为加碘盐应将加碘盐经高温炒一段时间后食用,让碘挥发。

 甲亢病人在服药期间及饮食上应注意

(1)禁忌辛辣食物,辣子、生葱、生蒜。

  (2)禁忌海味,海带、海虾、带鱼。

(3)禁忌浓茶、咖啡、烟酒。

(4)保持心情平静、防劳累。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本病多见于女性。甲状腺激素过多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心慌、情绪紧张及脾气急躁等症状。

大多数甲亢患者出现甲状腺肿大,肿大的程度有轻有重,极少数甲亢患者甲状腺不肿大。不少甲亢患者还有眼球突出,眼球突出的程度有轻有重。

 甲亢是怎么引起的

甲亢属中医瘿病范畴,以怕热多汗、心悸易怒、多食消瘦、指舌颤抖、甲状腺肿大为中心证候,病变脏腑涉及肝、肾、心、脾、肺,但以肝、肾为主。

  甲亢发病原因

甲亢病因比较复杂,一般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理失度及外邪侵袭。

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不足、劳欲伤肾均可导致肾之阴阳不足。

肾阴虚不能上涵肝木,而致肝阳上亢,阳亢化风则见指舌颤抖之症。

肾阳虚,气不化津,为痰为饮,上结颈前瘿脉则见颈前肿大。

后天调理失度包括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

  郁怒伤肝,肝失疏泄,一则致气机郁滞,血行不畅,二则化火生热伤阴,三则横逆犯脾致湿生痰。

最终痰热瘀互结为患,结于颈前为甲状腺肿大。

内扰心神则为心悸易怒、怕热多汗。上犯肝窍则见突眼之症。热扰中焦则消谷善饥、壮火食气。

肌肤失养则形体消瘦。火热伤阴、筋脉失养则见指舌颤抖。

饮食不节,多指恣食肥甘,损伤中焦,运化失职,聚湿生痰为患,其症多以身倦乏力、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苔白厚腻为主。

六淫邪毒经口鼻或皮毛侵入肌体,内伤脏腑,生痰致瘀,上犯瘿脉,结于颈前,则成甲亢。

  内因

  遗传

据临床观察发现,甲亢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患甲亢的母亲,其子女的甲状腺对甲亢病原体的易感性比其他人高,此外,有家族史的甲亢患者,甲亢发病率也很高。

  自身免疫因素

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这些免疫系统可在许多情况下保护机体不受自然界各种因素的损害,当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超过了心理限度或持续时间过长。

就会造成自身组织的损伤和功能障碍而导致疾病,甲亢病人具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病的特点。

这种抗体能与甲状腺细胞的某些抗原成分发生自身免疫反应,所以,自身免疫是易感甲亢的重要内因。

外因

  外伤

如车祸、创伤等。

  过度疲劳

如过度劳累等。

  摄碘过多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一个重要元素,补碘要适当,如果长期过分补充碘,就会造成碘过量。

碘过量就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从而引起甲亢。

  怀孕

怀孕早期可能诱发或加重甲亢。

  精神刺激

如精神紧张、忧虑等,如和别人吵架,和家人、同事发生不愉快,生气后得病了。

或者因为长期的精神创伤、精神刺激(悲哀、气愤、极度惊恐、长期过于紧张、过于忧虑)等都可以诱发甲亢。

甲亢怎么治疗

  1、中医食疗

  (1)决明子茶

决明子30克,绿茶50克。决明子与绿茶混匀,每取10克,沸水冲泡,或水煎取汁温服。

  代茶饮。清肝泻火降压。适用于甲亢高血压者。

  (2)灵芝百合饮

灵芝10克,百合10克,冰糖15克。灵芝和百合入砂锅,水煎30分钟,溶入冰糖即可。

每日一剂,温服。滋阴溢气,养心安神。适用于甲亢失眠、心悸患者。

  (3)山药糯米粥

鲜山药30克,糯米100克。山药洗净,去皮,切片,与糯米共煮粥。

每日1剂。健脾益气。适用于甲亢大便次数多或溏泻者。

  (4)山药鹅汤

主料:山药30克,沙参15克,玉竹15克,鹅肉250克。

调料:葱段3克,姜片3克,精盐3克,味精1克。

鹅肉洗净,入砂锅,煮沸弃汁。诸药放入纱布袋逢好。砂锅置火上,入鹅肉、药布袋、葱、姜、精盐,文火炖至肉熟,入味精煮沸即可。

配餐汤,滋阴益气,止消渴。鹅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治消渴,配合善治消渴之山药、沙参、玉竹,适用于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

  2、常用方药

  (1)消遥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制半夏10克,陈皮6克,香附10克,山药15克,白芥子6克,丹参30克,黄芩10克,党参15克。

  水煎服,日1剂。疏肝健脾,豁痰消瘿。用于肝郁脾虚,症见精神抑郁,吞咽不利,神疲乏力,大便溏稀,月经不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者。

  (2)白虎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减

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甘草6克,生地30克,山药30克,太子参30克,萸肉10克,麦冬15克,生牡蛎30克,五味子6克,玄参10克,香附10克,丹皮6克。水煎服,日1剂。

滋阴泻火,软坚散结。用于阴虚头旺,症见面红,心悸,汗出,急躁多怒,纳亢消瘦,舌红苔黄,脉弦数者。

  (3)黄芪生脉饮合杞菊地黄汤加减

黄芪30克,党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枸杞子15克,生地30克,山药15克,萸肉10克,白芍15克,香附10克,制首乌15克,生牡蛎30克,甘草6克。

水煎服,日1剂。益气养阴,平肝潜阳。用于气阴两虚,症见心悸怔忡,怕热多汗,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者。

中医认为,甲亢之为病,常是由于忧脑郁怒而引起,在中医辨证中,主病在肝。

在病理过程中是呈肝郁→肝火→肝阴不足的演变过程,其中但甲亢患者的火旺,常累及心、肝、胃三个脏腑,心火旺则心悸不宁,神情欠安。

肝火旺则急躁易怒,手舌震颤。胃火旺则多食善饥,形体消瘦。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以下几症型。

  (1)气郁痰凝型

此型多见于甲亢的早期或恢复期主要表现为颈前瘿肿,咽梗如灸,胸闷太息,两胁胀满,烦躁郁怒,失眠,饮食减少或恶心欲哎,大便溏泄,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或弦滑。

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消瘿。方先用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化裁。药用柴胡、枳壳、白芍、香附、赤芍、当归、制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等。

  若胸闷、腹胀便溏者加白术、山药、扁豆等健脾益气。

  (2)肝火亢盛型

此型较常见。表现为颈前瘿肿,眼突,目光炯炯,烦躁不安,性急易怒,恶热多汗,面红口苦,口渴多饮,心悸失眠,手指颤抖,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宜清肝泄火,散结消瘿,方选龙胆泻肝汤合桅子清肝汤化裁,药物龙胆草、桅子、黄芩、柴胡、生地黄、白芍、茯苓、丹皮、当归、甘草等。

若病久伤阴,口苦且干,舌红少津者,加沙参、玄参、麦冬、花粉等养阴生津。汗多者加浮小麦、五味子等剑阴止汗。心烦失眠者加酸枣仁、夜效藤等养心安神。

  (3)阴虚火旺型

此型最常见。表现为颈前瘿肿或大或小,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性情急躁,虚烦多梦,纳亢而消瘦,汗多,眼突、手抖,舌质红苔少或薄黄,脉细数,或兼弦象。

治宜滋阴降火,散结消瘿,方先天王补心丹化裁,药用太子参、玄参、生地黄、麦冬、五味子、茯苓、酸枣仁、黄芩、桅子、丹皮、当归、甘草等。

若阴亏甚者,加枸杞、首乌、龟甲等滋阴熄风。眼突、手抖者加钩藤、白蒺藜、白芍等平肝熄风,或合大定风珠化裁治疗。若瘿肿久治不散者,加夏枯草、浙贝等散结化痰。

  (4)气阴两虚型

此型常见于久病患者。表现为神疲乏力,口干咽燥,气促汗多,五心烦热,肢软身重,头晕失眠,心悸善忘,纳谷少思,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治则:益气养阴,散结消瘿。方选参麦散加减,药用太子参、党参、白术、茯苓、麦冬、五味子、生地黄、旱莲草、白芍、浙贝、丹参、当归、炙甘草等。

若气短乏力明显者,加黄芪补中益气。大便溏烂者,加山药、薏苡仁、炒扁豆等健脾渗湿。阴虚明显者,加玄参、女贞子、龟甲等养阴生津。

甲亢饮食

  糖醋海哲皮

原料:海堑皮50克,糖、盐和米醋适量。

烹制方法:将海蛰皮浸泡、切碎、洗净,加入糖、盐和米醋拌匀。

食用方法:凉拌食用,每日1次,连服数日。

  五味红糖煎

原料:竹茹15克,桔梗9克,龙骨、牡蛎各30克,淡菜15克,猪瘦肉200克。

烹制方法:将药物洗净,连同猪瘦肉一起放入煲内煲汤,等药味全出,再煲上30分钟即可。

食用方法:喝汤食肉,每日1剂,连服数日。

  芋头荸荠海蜇丸

原料:芋头粉500克,荸荠500克,陈海蚕500克。

  烹制方法:将海蚕与荸荠浓煎取汁,然后与芋头粉拌匀,制成绿豆大的丸子。

食用方法:每次服用15克,每日2次,用温开水送服。

  海藻酒

原料:海藻500克,白酒2000毫升。

烹制方法:将海藻入绢袋盛之,浸入酒中,春夏2天、秋冬3天即可。

食用方法:每服1小盅,每日3次。酒饮完后,可再浸2000毫升白酒,最后还可将其渣曝晒为末服用。

  川贝海带粥

原料方法:海带、丹参各15克,薏苡仁30克,冬瓜60克,红糖适量。

烹制方法:将川贝、丹参先煎汤后去渣,然后加入海带、薏苡仁和冬瓜等共同煮粥。

食用方法:每日晨起空腹温服,连服15~20天,用于颈部肿大、恶心、便溏等症。

甲亢按摩什么穴位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旺盛性疾病,以青壮年女性多见,与情绪饮食不佳、发育、月经、妊娠、感染或营养不良有关。

临床多见心悸、情绪容易波动、手抖身颤、食欲亢进、体重减轻、甲状腺肿大、口干燥热、多疑善怒、眼球突出等症。本病除药物治疗外,配合自我按摩可以加快病体的康复。

  睛明

眼内角外上方的凹陷中。

  扶突

正坐,微仰头,颈部侧面,平喉结旁3寸,胸锁乳突肌肌腹中间取穴。

  臑会

上臂外展平举,肩峰后方凹陷是肩谬穴,于肩谬穴直下3寸,三角肌后缘取穴。

  内关

仰掌,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尺桡骨之间取穴。

  足三里

膝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1横指处取穴。

  三阴交

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取穴。

  行间

在足第一、二趾缝间,趾蹼缘的上方纹头处取穴。

足部甲状腺反射区

双足底第一跖骨上1/2的跖骨头处1~2跖骨间,再向远端呈弯带状。

  足部脑垂体反射区

双脚拇趾趾腹正中央,在脑部反射区深部。

甲亢吃什么中药

 干地黄

性味:甘、微苦,寒。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主治:(1)甲亢患者见有低烧(体温一般低于38℃),怕热,肌肤灼热,皮肤温湿,精神亢奋,易激动,性情急躁,舌红或深红,苔白薄,脉沉数属于肝经热盛。

治宜清肝热,养肝阴者,可用干地黄30g,配伍水牛角15g,鳖甲30g,知母10g,白芍15g,丹皮10g,甘草5g,水煎服。

  5~6剂为一疗程,26如有疗效,可服2~3个疗程。

(2)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见有易饥多食,消瘦,口渴喜饮,多汗,大便频数而干燥,舌红苔少,脉沉细数属于胃阴不足,虚火上炎。

治宜滋养胃阴,生津止渴者,可用干地黄30g,配伍淮山20g,麦冬20g,法夏10g,党参15g, 玉竹20g,知母10g,水煎服。6~7剂为一疗程,如有疗效,可服3~4个疗程。

用法用量:水煎服,15~30g。

使用注意:(1)本品性寒而质腻,脾虚大便溏薄者不宜用。

(2)若无生地黄,可用鲜地黄代之(其用量可加倍)。鲜地黄比之生地黄,清热凉血之力强,而养阴生津力逊。

临床评价:生地黄甘寒质润,擅于清热养阴,对于甲亢患者,不论其是肝经热盛,或胃阴不足,或肝肾阴虚,都有一定疗效,且无毒性,可以久服,但需注意其寒腻之弊。

 山茱萸

性味:酸,微温。

功效:滋补肝肾,敛汗止漏。

主治:(1)甲亢见有汗多,日夜不止,皮肤温湿,消瘦、神疲乏力,记忆力减退,心悸气促,口干口渴,四肢常见紫癜,白细胞总数偏低,血小板寿命缩短,舌淡红,苔白,脉沉细弱等属于肝肾阴亏。

治宜滋养肝肾,生津止汗者,可用山茱萸15g,配伍牡蛎30g,浮小麦30g,党参15g,淮山20g,金樱子18g,水煎服。

每天一剂,7~9剂为一疗程,如有疗效,可服3~4个疗程。

(2)甲亢见有尿频,夜尿增多,妇女月经过多或漏下日久不止,色淡红,舌淡嫩,苔白,脉沉弱等属于肾气不固。

治宜补益肾气,固精止漏者,可用山茱萸15g配伍沙苑子15g,龙骨30g,莲子(莲心并用)30g,女贞子15g,旱莲草10g,水煎服。

  每天一剂,3~5剂为一疗程(对于漏下,服药3剂仍下血不止者,宜找其原因,或改用其他药方),若有疗效,则可服3~4个疗程。

用法用量:水煎服,10~15g。对于漏下证,病情较重者,可用30g。

临床评价:山茱萸既能滋养肝肾,又能敛汗止漏,属滋养性固涩药,对于甲亢见有虚汗不止,或崩漏、滑精等证的治疗,有标本兼顾之优点。本品副作用较少,可以久服。

 山慈姑

性味:辛,寒,有小毒。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主治:(1)甲亢见有甲状腺肿大而不痛,用手扪之可触及单个或多个结节,质韧,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不粘连,随吞咽上下移动,伴怕热,多汗,心烦不安,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等属于痰热凝结。

治宜清热化痰,软坚散结者,可用山慈姑8g,配伍玄参15g,皂角刺10g,牡蛎30g,浙贝母10g,麦冬15g,法半夏12g,生甘草5g,水煎服。

每天一剂,6~8剂为一疗程,若有疗效,可再服2~3个疗程。现有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又称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等见有上症属于痰热凝结者。

(2)甲亢见有低烧(轻、中度发热),身热,咽喉肿痛,全身不适,手颤,多汗,心悸,并见甲状腺肿痛,颈前区疼痛,向下颌、耳、牙床或枕后部放射,吞咽或转动颈部时疼痛加重,局部(甲状腺处)压痛明显,舌红,苔白薄,脉浮数,属于上焦热毒壅盛。

治宜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者,可用山慈姑8g,配伍夏枯草15g,野菊花15g,葛根30g,羌活10g,薄荷5g,穿心莲15g,甘草5g,水煎服。

  每天一剂,病重者可一天二剂,3~5天为一疗程。一般是3~5天,热退痛止。若仍发热,可再服一个疗程。

热退痛止后,宜据辨证,另立处方,继续治疗3~4周,此类甲亢则可治愈。现多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甲亢属于上焦热毒壅盛者。

对于服用过量甲状腺片而出现上症被诊为医源性甲亢属于上焦热毒壅盛者,亦可用上方治疗。

用法用量:水煎服,5~8g。

使用注意: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服用时间不宜过久(一般是不宜超过一个月)。

临床分析:山慈姑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力强劲。但本品质重而坚,宣通之力欠缺,因此,用治甲亢属于热毒(或痰热)壅盛(或凝结)者,宜配伍宣通之品,如夏枯草、野菊、浙贝母等。

 石决明

性味:咸,寒。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主治:(1)甲亢患者见有手颤,甚或全身颤抖,烦躁易怒,焦虑不安,神经过敏,多言好动,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舌红苔白,脉弦细数等属于阴虚阳亢(以“阳亢“为主要矛盾)。

治宜平肝潜阳者,可用石决明30g,配伍白芍15g,龙骨30g,酸枣仁15g,肉苁蓉15g,生甘草5g,水煎服。每天一剂,7~9剂为一疗程,如有疗效,可服2~3个疗程。

(2)浸润性突眼并发暴露性角膜炎,症见眼凸,流泪,畏光,异物感,睑结膜充血,水肿,眼部胀痛或刺痛,舌红苔白,脉浮数等属于风热目疾,肝火上炎。

治宜清肝明目,疏散风热者,可用石决明30g,配伍杭菊花20g,密蒙花15g,谷精草15g,夏枯草15g,丹皮10g,赤芍药15g,水煎服。

每天一剂,病重者可日服2剂,3~5天为一疗程。一般是3~5天角膜炎可痊愈。若未痊愈,可再服一个疗程。

用法用量:水煎服,20~30g。用于甲亢时,多为生用。

临床评价:(1)石决明性寒质重,既能凉肝,又能镇肝,对于甲亢患者出现神志不安,特别是手颤、身颤属于肝阳上亢者,甚为适宜。

此外,肝开窍于目,因此对于甲亢患者出现眼疾属于风热外犯或肝火上炎者,亦甚适用。

(2)石决明与龙骨都有平肝潜阳的作用,都可用于甲亢见有烦躁易怒,脉象弦数等肝阳上亢证。所不同者,龙骨兼能镇静安神,尤宜于心神不安者。石决明则能镇肝息风,宜于手颤或全身颤抖属于肝风内动者。

 龙骨

性味:甘、涩,微寒。

功效:平肝潜阳,镇静安神。

主治:甲亢患者见有怕热,汗多,烦躁易怒,神经过敏,焦虑不安,甚至躁狂,多言好,手足颤抖,心悸,心动过速,失眠多梦,舌红或嫩红,苔白,脉弦数等属于阴虚阳亢(以“阳亢“为主要矛盾)。

治宜平肝潜阳,镇静安神者,可用龙骨30g,配伍牡蛎30g,麦冬20g,酸枣仁15g,百合20g,远志10g,水煎服。每天一剂,7~8剂为一疗程,如有疗效,可服2~3个疗程。

用法用量:水煎服,20~30g。用于甲亢时,多为生用。

临床评价:甲亢的临床表现往往是既有烦躁易怒、怕 热汗多等阴虚阳亢证,又有焦虑不安、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证,龙骨既能平肝潜阳,又能镇静安神,因而是甲亢的常用药。

此外,本品的副作用不明显,可以久服。

 白芍

性味:苦、酸,微寒。

功效:养血平肝,敛阴止汗。

主治:甲亢见有汗多,皮肤温湿,怕热,低烧(38℃以下),消瘦,乏力,烦躁易怒,多言好动, 神经过敏,精神不集中,失眠多梦或易醒,健忘,心悸,手颤,白细胞总数偏低,舌淡红,苔白薄,脉 弦细等属于肝血不足,虚火上炎。

治宜养血平肝为主,辅于敛阴止汗者,可用白芍20g,配伍山茱萸15g,知母10g,龙骨30g,当归5g,熟地黄20g,淮山药20g,水煎服。

  每天一剂,7~9剂为一疗程,若有疗效,可服2~3个疗程。现多用于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甲亢,或服用过量甲状腺素而有上症属于肝血不足,虚火上炎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

临床评价:(1)白芍既能养肝血,又能平肝阳,并能敛阴止汗,对于甲亢见有多汗,手颤,眼凸等属肝血不足,虚火上炎者,用之甚为得当。属于肝阳上亢者,亦可用之。

(2)白芍与石决明都有平肝潜阳的作用,都可用于甲亢属于阴虚阳亢者。所不同者,石决明性味咸寒而质重,平肝潜阳之力较强,适于阴虚阳亢而以“阳亢“为主要矛盾者。

白芍则兼能养阴,适于阴虚阳亢而以“阴虚“为主要矛盾者。

 野菊花

性味:苦、辛,微寒。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散结,清肝明目。

主治:(1)甲亢见有甲状腺肿大疼痛,用手扪之可触及局限性甲状腺结节,质稍韧而不红肿,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随吞咽上下移动,压之疼痛明显,并见发热,畏寒,咽喉痛,全身不适,颈前区疼痛,心悸,汗多,手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等属于上焦热毒壅盛。

治宜清热解毒,疏风散结者,可用野菊花15g,配伍夏枯草15g,蒲公英12g,紫花地丁15g,柴胡10g,黄芩10g,荆芥穗10g,水煎服。

每天一剂,病重者可一天二剂,5~6天为一疗程。一般是3~5天甲状腺肿痛消失,若仍未消失,可再服2~3天。现多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并发甲亢见有上症属于上焦热毒壅盛者。

(2)甲亢见有突眼,并有流泪,畏光,异物感,眼胀或刺痛,结膜充血,舌红,苔白,脉弦数等属于肝火上炎,热毒犯眼。

治宜清肝明目,疏散热毒者,可用野菊花15g,配伍蛇舌草20g,密蒙花15g,丹皮12g,赤芍15g,水牛角20g,蝉蜕3g,水煎服。每天一剂,5~6剂为一疗程。

一般是一个疗程即可治愈眼疾,若仍未愈,可再服一个疗程。现多用于浸润性突眼并发暴露性角膜炎见有上症属于肝火上炎,热毒犯眼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15~20g。

临床评价:(1)野菊花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风散结,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并发甲亢属于上焦热毒壅盛者,其疗效可靠,一般是5~6剂可将甲状腺炎治愈,其并发的甲亢亦随之相继好转,此时,宜根据辨证论治, 选用其他方药再调治2~3周,甲亢即可痊愈。

  至于浸润性突眼所并发的暴露性角膜炎属于肝火上炎,热毒犯眼者,野菊花对其疗效亦甚可靠,一般是5~6剂可治愈暴露性角膜炎。但浸润性突眼的治愈则需较长时间。

(2)野菊花与夏枯草都有清肝明目、消散郁结的作用,都可用于浸润性突眼并发暴露性角膜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并发甲亢等病。

所不同者,夏枯草苦、辛,寒,兼能疏风散结,适于风热犯眼或上焦风热者。

野菊花苦,寒,清热解毒之力较强,适于热毒犯眼或上焦热毒者。

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功用与野菊花甚为相似,都有清热解毒、清肝明 目的作用,都可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并发甲亢、浸润性突眼并发暴露性角膜炎等病。

所不同者,野菊花清热解毒之力较强,适于热毒较甚者。菊花则兼能疏散风热,适于风热较甚者。

酸枣仁

性味:甘,平。

功效:养心安神,敛汗。

主治:甲亢患者见有虚烦失眠,梦多,易醒,心悸怔忡,神疲乏力,消瘦,精神不集中,健忘,神志淡漠,手足颤抖,自汗或盗汗,皮肤温湿,怕热,舌淡红,苔白,脉细弦等属于心肝血虚,肝虚有热。

治宜养肝血,安心神者,可用酸枣仁15g,配伍龙眼肉12g,夜交藤30g,何首乌12g,知母10g,水煎服。

  每天一剂,7~9剂为一疗程,若有疗效,可服2~3个疗程。现多用于甲亢、甲亢性心脏病等见有上述症状属于心肝血虚,肝虚有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15~20g。入煎剂应捣碎。

临床评价:(1)酸枣仁既能养心阴,又能益肝血,为滋养性安神药,既可用于心肝血虚之神志不安,亦可用于心肾不交,阴虚阳亢之虚烦失眠。

(2)酸枣仁与龙骨都有安神作用,都可用于甲亢见有神志不安属于阴虚阳亢者。所不同者,龙骨质重,偏于镇潜肝阳,适于阴虚阳亢以“阳亢“为主要矛盾者。

酸枣仁甘平,偏于滋养心神,适于阴虚阳亢,以“阴虚“为主要矛盾者。

  鳖甲

性味:咸,寒。

功效:滋阴潜阳,软坚散结,清虚热。

主治:(1)甲亢患者见有低烧(38℃以下),怕热,多汗,皮肤温热湿腻,情绪易激动,烦躁易怒,难寐易醒,多梦,口苦口干,舌红苔少,脉沉细数等属于肝阴虚,虚火旺。

治宜滋养肝阴,清降虚火者,可用鳖甲(生用)30g,配伍淮牛膝15g,白芍15g,知母10g,麦冬15g,酸枣仁15g,地骨皮15g,甘草5g,水煎服。

  每天一剂,7~10剂为一疗程,如有疗效,可服2~3个疗程,现多用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所致甲亢等见有上症属于肝阴虚,虚火旺者。

(2)甲亢患者见有甲状腺肿大,用手扪之可触及一个或多个结节,质韧,随吞咽上下移动,伴有突眼,睑裂增宽,瞬目少,呈惊恐状态,舌红苔白,脉沉弦细属于肝肾阴虚,痰火凝结。

治宜软坚散结,清热消痰者,可用鳖甲(醋炙)30g,玄参12g,黄药子10g,夏枯草12g,甘草5g,水煎服。

每天一剂,5~7剂为一疗程,如有疗效,可服2~3个疗程,此时,宜弃黄药子(黄药子有小毒,不宜久服)。

现多用于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毒性腺瘤伴甲亢等属于肝肾阴虚,痰火凝结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15~30g,鳖甲宜先煎。临床时,滋阴清热宜生用。软坚散结宜醋炙用。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纳呆便溏者慎用。

临床评价:(1)鳖甲的滋阴清热、软坚散结之力甚为可靠,对于甲亢(特别是甲亢见有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或结节)属于阴虚火旺,或痰火凝结者,可作为主药使用。

(2)甲亢属慢性病(甲状腺炎所致甲亢、医源性甲亢则例外),其转归缓慢,一般都需两三个月以上,甚至一两年。

鳖甲属清补药,性寒但不易伤阳气,无毒,可久服。用于阴虚火旺型甲亢,或痰火凝结型甲亢,可连服2~3个月。

标签: 中药良方 中药方剂 中草药图谱 中草药图片大全 
上一篇: 蚕豆荚壳
下一篇: 狐臭的原因,狐臭怎么去除小窍门,狐臭的中医治疗方法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1-08-22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