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天竺黄的药理作用

ID:16372 / 打印

天竺黄的简介

天竺黄,是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

  秋、冬二季采收。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的功效。

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本文目录

1 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2 天竺黄的各家论述3  天竺黄的附方4  天竺黄的临床应用5  天竺黄的食用方法6 天竺黄用药鉴别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

天竺黄的功效

  性味

甘,寒。

  归经

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豁痰,凉心定惊。

  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小儿惊风,中风癫痫,热病神昏。

本品清化热痰,清心定惊之功与竹沥相似而无寒滑之弊。

  治小儿痰热惊风,常配麝香、胆南星、辰砂等,如抱龙丸(《小儿药证直诀》),治中风痰壅、痰热癫痫等,常配黄连、菖蒲、郁金等,治热病神昏谵语,可配牛黄、连翘、竹叶卷心等。

  痰热咳喘

用本品以清热化痰,常配瓜蒌、贝母、桑白皮等药用。

  清热豁痰

用于热病神昏谵语、痰涎壅盛者,可与犀角、牛黄、羚羊角研末冲服。

中风痰迷不语,可与牛黄、麝香、蝎尾研末冲服。

  安神定惊

用于小儿惊风,症见抽搐,身热昏睡,喉中痰鸣,痰热盛者,可与黄连、僵蚕、朱砂、青黛、麝香研末冲服,痰盛者,可与胆星等同用。

用于小儿惊风夜啼,可与蝉蜕、僵蚕、郁金、山栀、甘草研末冲服。

 天竺黄的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

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能使离体蛙心收缩力减弱,心率变慢,1×10\-2g浓度作用更强烈。

  对离体兔耳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表现为灌流量增加,尤其是血管处于挛缩状态时此作用更明显。

小鼠由背部皮下注入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3.0g/kg,对组胺所致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非常显着的抑制作用。

静注0.5g/kg该提取物能降低麻醉兔血压,其机制可能与影响心排血量和使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减低有关。

  对心血管及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

2×10\-1g浓度可显着延长血浆复钙时间,在血凝实验中,该药能延长凝血时间,可能与复钙时间延长有关。

  镇痛抗炎作用

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2-3.1g/kg皮下注射,对小鼠醋酸刺激性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从竹黄中提取物的结晶物Ⅲ号(竹菌甲素),以100mg/kg灌胃,能显着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其作用优于吲哚美辛(消炎痛),与杜冷丁(10mg/kg)相似。

能显着降低醋酸所致扭体反应的次数,亦能显着降低蛋清所致的足跖肿用程度。

  其他作用

真菌竹黄多糖SB1及SB2经药理初步试验,对肝炎具有一定疗效。

  毒性

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15g/kg给小鼠灌胃,72h内小鼠活动自如,饮食正常,无不良反应。

给雄性小鼠静注的LD50为6.471g/kg。

天竺黄的各家论述

1、论天竹黄清心凉肝、化痰定惊之功。

2、中梓:“竹黄之寒,专泻少阴之火。火去而惊邪诸证靡不疗矣。”

3、希雍:天竺黄,气微寒而性亦稍缓,故为小儿家要药。

  入手少阴经,小儿惊风天吊诸风热者,亦犹大人热极生风之候也。此药能除热养心,豁痰利窍,心家热清而惊自平,君主安而五脏咸得滋养,故诸证悉除也。

明目,疗金疮者,总取甘寒凉血清热之功耳。

4、竹黄与竹沥性能异同。

5、时珍:“竹黄,气味功用与竹沥同,而无寒滑之害。”

6、谟:竹沥性速,直通经络而有寒滑之功,竹黄性缓,清空解热而更有定惊安神之妙。

故前古治小儿惊风天吊,夜啼不眠,客忤痢疟及伤风痰闭,发热气促,人抱龙丸,治婴科惊痰要剂。如大人中风,失音不语,入风痰药中,如屡见奏效。此钱月坡独得之见也。”

7、廷琬:天竺黄,本草云清心豁痰,功同竹沥,气味稍缓,说亦近似。

  第痰生于脾,竹之有黄,似入脾而豁痰为切,与竹沥之走经络而利痰热微有不同,不止气味稍缓也。

  考证

本品始载于《蜀本草》,原名竹黄。

1、韩保升曰:“《图经》云:竹节间黄白者,味甘,名竹黄。”

2、《日华子》谓:“此是南海边竹内尘沙结成者耳。”

3、《开宝本草》云:“按《临海志》云:生天竺国,今诸竹内往往得之。”

4、《纲目》指出:“按吴僧赞宁云:竹黄生南海镛竹中。此竹极大,又名天竹。其内有黄,可以疗疾。”

天竺黄配伍应用

  配白僵蚕

白僵蚕熄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与痰热壅盛所致的抽搐惊痫等。

天竺黄清热化痰,用于痰热惊搐、中风痰壅。

  白僵蚕辛开,熄风止痉力强,天竺黄寒清,清热化痰力胜。

二药配伍,用治风热痰喘、惊痫抽搐。

  配朱砂

朱砂镇心安神,清热解毒,用于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安、胸中烦热、惊悸不眠等证。

天竺黄清热化痰,朱砂秉寒降之气,天竺黄具清化之质。

二药配伍,用治痰热惊风,效果甚佳。

  配半夏曲

天竺黄甘寒,清热豁痰,凉心定惊,半夏曲性温,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天竺黄突出一个清字,半夏曲侧重一个燥字。

二药伍用,一清一燥,相互促进,清热除湿、化痰止咳的力量增强。

主治湿热内蕴,症见咳嗽吐痰不爽,呕恶,胸闷胸痛,夜寐不安者。

天竺黄、半夏曲伍用,最宜用之于小儿痰热交炽、消化不良,或痰风将作、目睛呆滞之际。

  配胆星

胆南星清热化痰,熄风定惊,适用于痰热惊风抽搐及中风、癫狂等证。

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用于痰热惊搐、中风痰壅等证。

二药配伍,相须使用。

主治痰热闭阻清窍、高热神昏谵语、惊痫等证。

  配石菖蒲

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用于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

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用于痰热惊搐等证。

二药配伍,天竺黄以清为主,菖蒲以开为主。

一清一开,相辅相佐,一寒一温,相互补充,用治热病神昏、中风痰热壅盛等证,疗效大增。

 天竺黄的附方

  1、哮喘即发

陈皮一钱,半夏(制)、竹黄各一钱五分,麻黄(先煎去沫)七分,紫苏子六分,沉香(研末冲药)四分,细辛五分,炙甘草六分,加生姜二片煎。(《不知医必要》麻黄苏子汤)

  2、小儿疳积

雄黄(研,水飞)、天竺黄各二钱,牵牛末一钱。

  上同再研,面糊为丸,粟米大。

每服二至五丸,食后,薄荷汤下。

大者加丸数。(《小儿药证直诀》牛黄丸)

  3、口疮

天竺黄、月石各等分,冰片少许。为末掺之。(《景岳全书》)

  4、伤风温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塞壅嗽,惊风潮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带

天竺黄一两,雄黄(水飞)一钱,朱砂、麝香(各别研)半两,天南星四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炒干用)。

上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服之。

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四服,五岁一、二丸,大人 三、五丸。

伏暑用盐少许,嚼一、二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小儿药证直诀》抱龙丸)

  5、小儿急惊风

青黛、轻粉各一钱,牵牛末五钱,天竺黄二钱。上为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每)二十丸,薄荷汤下。(《小儿药证直诀》利惊丸)

  6、鼻衄不止

天竺黄、川芎各一分,防己半两。上三味捣研为散。

每服一钱匕,新汲水凋下。肺损吐血用药二钱匕,生面一钱匕,水调下,并食后服。(《圣济总录》天竺黄散)

  7、肺化痰汤(《郭中元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母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玄参12克,炒苦杏仁10克,白前10 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

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2次服,重者,每日2剂,日服46次。

8、龙汤(《丁金元方》)治疗小儿哮喘

蜂房6克,地龙10克,桔梗6克,紫苏子12克,白果10克,百部10克,天竺黄3克,诃子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9、诸般疯狂癫痫,痰迷心窍等症

川郁金一两,天竺黄一两,雄黄五钱,白矾三钱。

  上为细末,用不落水猪心血,捣匀为丸,如桂圆肉大。

每日以石菖蒲五分煎汤调送一丸。药用朱砂为衣。(《春脚集》抱胆丸)

  10、儿天吊多涎,搐搦,发歇不定

天竺黄、朱砂(各细研)、干全蝎(微炒)、白附子(炮制)各一分。

  上为末,同研匀,以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不计时候,以淡竹沥研下二丸。量儿大小。临时加减。(《普济方》)

  11、行时疫,不及周时之症

天竹黄二两,人中黄二两,僵蚕一两,全蝎(去钩)一两,防风二两,荆芥一两,当门麝香一钱。

以上各研细末,水发为丸,椒核大。

男妇每服二十粒,十岁以外十二粒,孩子六粒。

姜汤送下,孕妇忌服。(《春脚集》急救时疫良方)

  12、儿痰涎上壅,喘嗽不休

牛胆南星一两,半夏(汤泡,去皮,姜汁制)、白附子(汤泡,去皮、脐)各五钱,天竺黄三钱,天麻、防风各二钱,朱砂一钱(另研,水飞),上为末,甘草膏为丸,芡实大。

每服一丸,空心薄荷、淡姜汤化下。(《证治准绳》胆星天竺丸)

 天竺黄的临床应用

1、多用于小儿热性抽搐惊痫(甚至角弓反张),神志不清,并有咳嗽气促痰稠者。

用天竺黄清热豁痰、镇静止痫,常配贝母、胆南星、花粉、僵蚕、钩藤、菖蒲等加强清化热痰和镇痉开窍的作用,并随证配伍清热药,方如竺黄汤。

  2、成人热病神昏,也可用竺黄协助清热。

3、用于中风痰厥(脑血管意外)。

表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拳紧握、鼾睡、呼吸不爽、痰出困难,用天竺黄豁痰,并配菖蒲、丹参、三七等,方如消痰治风方。

  用量

4.5~9g。

  处方举例

  竺黄汤

天竺黄6g、僵蚕3g、菖蒲2.4g、法夏4.5g、胆南星2.4g、天花粉9g、川贝母4.5g、钩藤9g、知母6g,水煎服。

  消痰治风方

天竺黄9g、制南星6g、石菖蒲4.5g、法夏9g、丹参12g、三七末3g(冲)、鸡血藤15g、陈皮6g、茯苓12g、炙甘草3g,水煎服。

  注

过去采收竹黄,多用火烧竹林,使竹受暴热伤害,产生竹沥,溢于节中,凝固而成,但浪费太大。现已不采用这种方法。

经产地群众发现被竹蜂咬洞居后的竹节中,多有竹黄生成。

经采用人工钻孔法促使竹黄生成并取得成功。

  成分

主含氢氧化钾1.1%、硅土90.5%、三氧化二铝0.9%、三氧化儿铁等物质。现上海市已进行人工合成。

 天竺黄的食用方法

  1、竺黄铅白霜丸

  功效

主治小儿惊风,伤寒4-5日未得汗,摇头扑手,上窜,多啼叫,不睡,吃水无休。

  组成

铅白霜半两,朱砂半两,马牙消半两,人参半两,天竺黄半两,山栀子1两,甘草半两(炙)。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

每服1丸,冷熟蜜汤化下。

  来源

《博济》卷四。

  2、竺黄赤金豆

  组成

巴霜(去皮膜,略去油)1钱半,生附子(切,略炒燥)2钱,皂角(炒微焦)2钱,轻粉1钱,丁香3钱,木香3钱,天竺黄3钱,朱砂2钱(为衣)。

  制法

上为末,醋浸蒸饼为丸,如萝卜子大,朱砂为衣。

  用法

欲渐去者,每服5-7丸,欲骤行者,每服10-20丸,姜、醋、茶、蜜、茴香、使君煎汤为引送下,若利多不止,可饮冷水1-2口即止,盖此药得热则行,得冷则止也,如治气湿实滞膨胀,先用红枣煮熟取肉1钱许,随用7-8丸,甚者10-20丸,同枣肉研烂,以热烧酒加白糖少许送下,如治虫痛,亦用本肉加服,只用清汤送下。

  来源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3、竺黄抱胆丸

  功效

镇静化痰,防止抽搐。

  主治

诸般疯狂癫痫,痰迷心窍。

  组成

川郁金1两,天竺黄1两,雄黄5钱,白矾3钱。

  制法

上为细末,用不落水猪心血捣匀为丸,如龙眼肉大,朱砂为衣。

  用法

每日服1丸,以石菖蒲5分煎汤调下。

  来源

《春脚集》卷四。

  4、竺黄清痰安眠汤

  功效

健脾祛痰,安神定志。

  主治

神经官能症。症见失眠,烦躁,多梦,伴头痛,眩晕,多愁善感,疑虑妄想,惊悸夜游,哭笑喜怒无常等,舌质红,苔薄,脉弦细。

  材料

党参15克,白术15克,陈皮15克,半夏10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茯神15克,胆南星10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炒枣仁20克,柏子仁20克,合欢皮15克,夜交藤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

  用法

水煎服,日1剂。

原理

失眠多梦一症多为神魂不安所致,主要责之脾虚,心肝火盛,蒸湿成痰,痰火交阻而心烦不寐,噩梦纷纭,大脑得不到休息则变生他症。

此方健脾祛痰,安神定志,铲除病因,则病得愈。

方中党参、白术补气健脾,半夏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和中,竹茹清热和胃化痰,陈皮理气消痰,温胃止呕,枳实降逆破气,消胀,石菖蒲芳香,开心气利九窍而逐痰,远志、炒枣仁、柏子仁化痰宁心安神,合欢皮解郁安神,夜交藤养心安神,龙骨、牡蛎、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镇惊,诸药合用,共奏镇惊化痰,安神定志之功。

  注意

痰盛者加天竺黄祛痰,肝郁气滞者,女性患者加香附、乌药,男性患者加香附、黄连,热盛者加黄芩、黄连清热,躁扰不安者加琥珀、朱砂镇惊安神,头痛者加天麻、钩藤、白蒺藜缓急止痛,大便干结者加大黄、瓜蒌仁润肠通便。

  5、竺黄保婴镇惊散

  功效

主治小儿急热惊风,痰涎壅盛。

  组成

僵蚕5钱,朱砂4钱,胆星2钱,天竺黄3钱,川贝母2钱,雄黄1钱5分,金箔10张,法夏2钱,琥珀2钱,甘草1钱5分。

  制法

上为细末。

  用法

周岁以下每服1分,周岁以上酌增,白开水送下。

  禁忌

脾虚泄泻忌服。

  来源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6、竺黄人参煎

  功效

主治小儿上焦风热,热渴引饮不止。

  组成

天麻1分,人参1分,白茯苓(去黑皮)1分,天竺黄(研)1钱,甘草(生用)1钱,铅白霜(研)1钱,龙脑(研)半钱,丹砂(研)1钱。

  制法

上药先将4味为细末,再入研了4味和匀,炼蜜煎为膏。

  用法

每服1大豆许,用金箔、薄荷汤化下。

  来源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天竺黄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6-15g,或浸酒。

  外用

适量,酒浸敷。

  天竺黄用药禁忌

1、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天竺黄。

2、孕妇禁用天竺黄。服药期间忌食萝卜、酸辣。

天竺黄用药鉴别

  天竺黄与竹黄

二药同名,但为不同之药。

竹黄(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功效清热豁痰,凉心定惊,治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竹黄为肉痤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功效镇咳化痰,治中风、小儿惊风、胃气痛。

  天竺黄与竹沥

天竺黄,豁痰利窍,镇惊安神之药也。

李时珍日:“其气味功用,与竹沥大同小异。”竹沥性速,直通经络,而有寒滑之功,天竺黄性缓,清空解热,更有定惊安神之妙。

  中药天竺黄的真伪辨别

天竺黄又称竹黄、竹膏,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竹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

  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主产于云南、两广等地。

其性寒,味甘,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钾、硅质等,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等症,为豁痰利窍、镇惊安神之效药。

有用硅酸盐凝胶为基础而合成的天竺黄亦可药用。

但在市场上,有在天竺黄中掺入矿物制成的伪品,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天竺黄

外观为不规则多角形的块状或片状物,表面乳白色、灰白色或灰蓝色相杂,略带光泽;断面光亮,稍显粉性,触之有滑手感,质轻,松脆,易破碎;尝之味甘有凉感,舔之粘舌。其吸水力极强,置于水中有气泡产生,不溶于水。

  掺伪品制品

外观的形状与真品差不多,但表面具有光泽,断面发乌,无粉性和滑感,质地较重,不易破碎,口尝舌舔不具有上述特征,而且无吸湿性。

《本草汇言》载:“天竺黄,豁痰利窍,镇惊安神之药也。李氏曰,其气味功用,与竹沥大同小异。第竹沥性速,直通经络,而有寒滑之功,竹黄性缓,清空解热,而更有定惊安神之妙。故前古治小儿惊风天吊,夜啼不眠,客忤痢疟,及伤风痰闭,发热气促,入抱龙丸,治婴科惊痰要剂。如大人中风,失音不语,入风痰药中,亦屡奏效。”

而掺伪制成的所谓天竺黄已不具备真品天竺黄的功效,所掺的矿物质甚至会引发不良反应,故不可药用,使用时要注意仔细辨之。

天竺黄抱龙丸的功效

  功效一

处方:茯苓50g,赤石脂25g,广藿香38g,法半夏31g,陈皮25g,厚朴25g,薄荷31g,紫苏叶31g,僵蚕(姜制)31g,山药25g,天竺黄38g,檀香25g,白芷25g,砂仁25g,防风31g,荆芥38g,白附子31g,独活31g,白芍25g,诃子(去核)25g,荜茇25g,白术(炒)38g,川芎(酒蒸)31g,木香25g,朱砂47g,天麻25g,香附(四制)25g。

  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甘、辛、辣。

炮制:上二十七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茯苓等二十六味粉碎成细粉,与朱砂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健胃。用于小儿风痰吐乳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岁以内一次1丸,一岁至二岁一次2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1.5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功效二

别名:保肝丸(《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四)。

处方:天竺黄30克,雄黄(水飞)3克,辰砂,麝香(各别研)各15克,天南星120克(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锉,炒干用)。

制法:上药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主小儿伤风瘟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盛咳嗽,惊风抽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带。

用法用量:温水化服。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至四次服,五岁一至二丸,大人三至五丸。伏暑用盐少许,嚼1~2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一法用浆水或新水浸天南星三日,候透软,煮三五沸,取出乘软切,去皮,只取白软者,薄切焙干炒黄色,取末240克,甘草75克,拍破,用水500毫升浸一宿,慢火煮至250毫升,去滓,旋旋洒入天南星末,慢研之,令甘草水尽,人余药。

摘录:《小儿药证宜诀》卷下。

标签: 中药良方 中药方剂 中草药图谱 中草药图片大全 
上一篇: 浮萍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 豹骨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1-08-14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