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膏药的熬制方法,如何正确贴膏药,膏药的原理作用

ID:16161 / 打印

 膏药的制作方法

膏方的制作经过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存放等几道工序。

  1.浸泡

先将配齐的药料检査一遍,把胶类药拣出另放。然后把其他药物统统放入容量相当的洁净砂锅内,加适量的水浸润药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胀,稍后再加水以高出药面10cm左右,浸泡24h。

  2.煎煮

把浸泡后的药料上火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h左右,转为微火以沸为度,约3h,此时药汁渐浓,即可用纱布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清水浸润原来的药渣后即可上火煎煮,煎法同前,此为二煎,待至第三煎时,气味巳淡薄,滤净药汁后即将药渣倒弃(如药汁尚浓时,还可再煎1次)。将前三煎所得药汁混合一处,静置后再沉淀过滤,以药渣愈少愈佳。

  3.浓缩

过滤净的药汁倒人锅中,进行浓缩,可以先用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发,并随时撇去浮沫,让药汁慢慢变成稠厚,再改用小火进一步浓缩,此时应不断搅拌,因为药汁转厚时极易粘底烧焦,在搅拌到药汁滴在纸上不散开来为度,此时方可暂停煎熬,这就是经过浓缩而成的清膏。

  4.收膏

蒸烊化开的胶类药与糖(以冰糖和蜂蜜为佳〉,倒入清膏中,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炼,不断用搅拌,直至能扯拉成旗或滴水成珠(将膏汁滴入清水中凝结成珠而不散)即可。

  5.存放

待收好的膏冷却后,装人清洁干净的瓷质容器内,先不加盖,用干净纱布将容器口遮盖上,放置一夜,待完全冷却后,再加盖,放入阴凉处。

 冬病夏治贴敷验方

冬病夏治法基本思想是:一方面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有随之欲升欲旺之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对阳虚者用补虚助阳药,或内寒凝重者用温里祛寒药,以求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的治疗功能。一方面为秋冬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一种特色疗法。它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结合经络针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扶持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直接或间接治病、养病的目的。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主要包括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慢性疾病,除此之外,还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肠炎、冻疮、慢性腹泻、部分虚寒妇科病引起的关节痛、肾虚引起的腰痛、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的疾病。这类疾病大多具有阳气虚损,遇寒发病的特点。"夏治"则指这些病情到夏季一般会有所缓解,所以在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夏季三伏天,对"冬病"进行辨证施治,适当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可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几种冬病夏治的贴敷验方

在治疗方法上,冬病夏治包括针灸、擦浴、拔火罐、按摩、理疗、食疗、穴位贴敷、中药内服等多种疗法,其中穴位贴敷最为常用。下面就为大家推荐几种贴敷验方:

  1.哮喘患者

用白芥子、苏子、元胡各20克;甘遂、细辛各10克,研成细末。每次用1/3的药粉,加生姜汁调成膏状,分别摊在6块直径5厘米的塑料布上,贴在背部的肺腧、心腧、膈腧(即第3、5、7胸椎棘突下旁外开1.5寸),用胶布固定,约3~6小时去掉。在头伏、二伏、三伏,共贴3次。

 2."老寒腿"患者

用川乌50克,吴茱萸30克,艾叶、透骨草各9克,细辛6克,研为细末。把药末用纸包好后,外用纱布重包,用线缝好,垫在脚心上。从初伏开始使用,二伏换一料药,三伏再换一料。

  3.风湿性关节患者

用肉桂、干姜各50克,白胡椒、细辛各50克,公丁香20克,乳香30克,黑老虎50克,共研为细末,再将200克蜜熬成膏,将药末纳入蜜膏内拌匀,摊在白布上,在初伏第10日开始贴患处,每天贴6~8个小时,到三伏末日为止。

  4.肩周炎患者

可取桂枝10克,透骨草20克,清风藤、豆豉姜各30克,伸筋草、片姜黄、川芎、威灵仙各15克,羌活12克煮成药汁,再用麦麸皮300~400克放锅中炒黄,趁热加入药汁和一匙陈醋,拌后盛入纱袋内热敷肩关节痛处,每袋可用1周。从初伏起,每日1次,每次6~8小时,一直敷到三伏末。

  5.易发冻疮者

可用桂枝25克,红花、紫苏叶、附子、荆芥各10克,生姜30克,加水适量浓煎,取药液熏洗冻疮好发部位,每天1剂,连用10天为1疗程。

  不适宜敷贴治疗的人群

许多人都认为人人都可"冬病夏治",其实不然。专家明确指出:"冬病夏治"并非包治百病,有其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下人群都不适宜敷贴治疗:

1.孕妇及两岁以下的婴儿。

2.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患者。

3.对贴敷药物成分过敏的人。

4.短时间敷贴即会大量起泡的人。

5.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

6.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的病人。

 什么是膏药

膏药是中药外用的一种方法,古代人称它为薄贴,它是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然后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长时间的贴在患处,能给用来治疗疮疖、消除肿瘤等。

早在久远的年代,我国医学家就有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膏药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

据现代药理研究,黑膏药在吸收、疗效方面优于橡胶膏。但由于黑膏药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没有统一标准,不易进行质量控制,导致黑膏药的质量参差齐。因黑膏药的制作费时费力,中医医院多开展中药外敷,即用中草药粉碎后调入蜂蜜、凡士林等基质呈软膏状外敷后以棉纸、绷带固定,每24小时换药次,使用成本较高。黑膏药每贴可使用3—15天,揭下后可再次贴敷,不影响疗效,因此费用较低。

膏药主要就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以及通过药物之间相互协调为用的效能,然后租成好多味药物的大复方,以此来发挥药物最好的效果。

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所以膏药中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

此外,因膏药中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也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

 膏药的起源和发展

膏,顾名思义,就是粘稠之物。膏剂是常温下为固体、半固体、半流体的一类剂型。由药物和基质两个部分组成(也有不用基质的)。缪希雍《炮炙大法》说:“膏者,熬成稠膏也”;龚云林《寿世保元》:“膏者胶也”;都反映了膏剂的形态。

膏剂是祖国医学的一类古老剂型,其渊源久远。早在《山海经》中就记载了羯羊脂,用于涂搽皮肤以防皲裂,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膏药;《黄帝内经》中记述了“豕膏”,“痈发于嗌中……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涂以豕膏,六日已。”《内经?至真要大论》:“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度。”其中所指的“摩之、薄之都是后代膏药的滥觞”。南北朝时称膏剂为“膏方”或“薄”。唐代也有“摩膏”的称谓。明清时代将唐代的“煎”改称为“膏滋”或“膏”,并纳入了膏剂的范畴。这样,膏剂的品种更加丰富了。随着历史的发展,膏剂的用途逐渐扩大,不但治外病用膏,治内病也用膏。清吴师机《理淪骈文》,对膏剂的方药、应用和制备工艺均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创造出了白膏药、松香膏药等膏剂类型。近年来,随着透皮给药系统(TDDS)的研究迅速发展,外用膏剂的应用范围也更为广阔。

膏剂作用比较广泛,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稠度,故而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等优点。徐灵胎说:“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薄贴,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治表者,如呼脓祛腐,止痛生肌并遮风护肉之类,其膏宜轻薄日换。治里者,或驱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灵,药亦随病加减,其膏宜重厚久贴。”

外用膏药古称薄贴。唐·李绰《尚书故实》载述:“虞元公镇南海,疽发于鬓,相国姬遂取膏药贴于疮上,数日平复。”具体制法:根据不同病情,选用相应药物,浸于植物油内,浸泡一定时间,入锅煎熬,等药物枯黑后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时再按油之比例(视当时不同季节)加入适量的铅丹,拌匀,将锅离火(或先离火后放丹)。候药凝厚如膏,切成大块,投放于冷水中去火毒。待用时加热熔化,摊于布片或厚纸或薄油纸片上,贴于患处体表皮肤即可。临证有用以治里者,如关节疼痛,僵直,深部肌肉酸困,肌肤麻木,深部脓肿,骨折,伤筋等症。取其祛风化湿,行气活血,续筋接骨之作用,如万应膏、接骨膏等。有用以治疗表者,如体表痈、疖、疽、疔等疮疡诸疾,具有消肿定痛,去腐生肌,收口,保护疮口等作用,如太乙膏、独角莲膏、阳和解凝膏、冲和膏等。

 膏药如何分类

综合古今膏剂大致可分为四类:煎膏、软膏、硬膏、敷药。

1、煎膏:唐时称“煎”。一般是药物经过煎煮、去渣、浓缩,再加蜜或糖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供内服的制品,具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便于服用等优点。煎膏剂的效用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药性滋润,故又称“膏”或“膏滋”。也有将加糖的称为“糖膏”,加蜜的称为“蜜膏”。 近年风靡全国的膏方,即为此类。单纯的煎膏根据稠度分干浸膏、浸膏、流浸膏。

2、软膏:古时称“贴”。是用植物油、蜡腊、凡士林或动物脂肪等作基质,加入药物加热后,提取有效成分;或不经加热,研粉掺入所制成的供皮肤或粘膜应用的半固体剂型。习称“药膏”,又称“油膏”。具有保护、湿润、润滑或局部治疗作用。某些软膏剂中的药物亦可透皮吸收而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3、硬膏:通称为“膏药”,系将药物溶解或混匀于适当基质中,摊涂于裱褙材料上,供贴敷使用的一类近似固体的外用剂型,具有局部治疗作用或全身治疗作用。根据基质组成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铅膏药:指药料用植物油炸取成分后,与铅丹化合而成半固体或固体状制品。主要为油酸铅,在加工中由于铅丹的应用比例及加热时的温度和时间不同,可以得到色泽和硬度不同的制品,色泽由白色、黄色乃至黑色,通常黑色者多。用章丹(四氧化三铅)制成的称“黑膏药”,加铅粉(碱式碳酸铅)者称“白膏药”。最早铅膏载于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八——成膏:“清麻油十三两,菜油亦得;黄丹七两。二物铁铛文火煎滤,湿柳批篦搅不停,至色黑加武火,仍以扇扇之,搅不停,烟断绝尽,看渐稠膏成……”由此可见,南北朝时的铅膏,就是今天所称的基质;后世逐渐发展,在基质上加入主要药物,疗效更为提高。此剂型亦为现时常用剂型之一。

②松香膏:这是一类无铅膏药,系用松香和油脂类为基质,与药物合成的硬膏剂。制作有类似铅膏药的方法,也有捣碾而成的。

③橡胶硬膏:又称“橡皮膏”,以橡胶为基质,制作而成的一类含药或不含药的外用制剂。

④巴布膏剂:这是以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为骨架材料,添加充填剂、增粘剂、保湿剂、交联剂及交联调节剂制成基质,加入中药提取物后,经摊涂、切割、包装而成的现代外用膏剂。

⑤透皮贴剂:以高分子聚合物及高分子控释材料制成,药物可透过皮肤起局部及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类新型制剂。

4、敷药:古时称“薄”,是将药物粉末,用各种液体调制后,使成糊状及软膏状,敷贴于人体局部或穴位上的一种制剂。又称“薄药”、“敷贴”、“糊剂”。根据赋形剂的不同,可分为水性敷药和油性敷药两类。包括临时调剂和制剂制备两个内容:

①临时调剂:多采用新鲜药材或药材饮片,捣粘或添加溶剂混匀,外敷。

②制剂:经加工后的药物粉末包装,或将药物粉末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外用糊状制剂成品。一般固体粉末含量达25%以上,稠度较高。外观类似软膏剂,但其硬度高、吸水性大,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

另外,现代的“涂膜剂”亦应列在此范畴。涂膜剂是将药物及高分子成膜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成的一种外用液体涂剂。涂于患处,溶剂挥发后形成薄膜,可保护创面,而且可逐渐释放药物而发挥治疗作用。

 膏药的功能作用

  1.补虚扶弱

凡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或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患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诸证,无论是因虚致病,还是因病致虚者,均宜冬令进补膏滋药,能有效促使虚弱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

  2.抗衰延年

老年人气血衰退,精力不足,脏腑功能低下者,可以在冬令进补膏滋药,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增加逐渐下降,而工作压力和家庭负担、生活变故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压力都在上升,容易未老先衰,如头发早白、头晕目眩、耳鸣眼花、腰疼腿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衰退等,亦需及时健康投资,首选冬令进补膏滋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

  3.纠正亚健康状态

膏滋药以补为主,纠偏祛病,对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作用最为显著。也能使长期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中工作,精力有所“透支”而出现头晕腰酸、疲倦乏力、头发早白的亚健康状态的年轻“白领”恢复常态,防患于未然。

  4.防病治病

众所周知,枇杷膏能治痰热咳啾,益母草膏能治妇女月经不调,夏枯草膏能治甲状腺肿大,十全大补膏治疗贫血有效。针对病人不同病证开列的膏方确能防病治病,尤其对处于康复期的癌症病人,在冬令服食扶正膏滋药,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体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来年防复发、抗转移,对防止癌症复发大有裨益。此外,膏滋药还有美容、养颜、益智等作用。

 如何正确贴膏药

  贴膏药之前,应先将局部清理干净,拭干后再贴

如果潮湿,会加速药物成分析出,使过敏的几率增大。应清理干净毛发,否则粘不住达不到治疗效果,并且撕揭时带起毛发引起疼痛。天气寒冷时,膏药如果不易粘住,可将膏药贴好后再用热水袋热敷一下。

  选准位置

先摸准疼痛点,使止痛膏的中心能贴于最痛处。粘贴时先将膏药与橡胶衬垫分开一部分,粘贴于最痛处附近,顺着痛点方向边粘边将衬垫撕去,可以准确地将膏药中央置于痛点,并且可使膏药粘贴平整无褶。如果贴敷位置不准,会影响疗效。

  烘烤方法正确

某些膏药,在贴时需要烘烤。应先将膏药放在热水壶或酒精灯、蜡烛的微火上烘烤化开,等烘烤后的膏药不烫皮肤时再贴于患处。

  注意事项

  1、贴膏药要看时间

一般来说,膏药一天就得换一次,有的甚至半天就得换一次,这要根据说明书上的药效持续时间来定。破溃的创面更应缩短换药间隔,以5~6小时为宜。两次应用之间还应适度清洗患处,清除掉黏附在皮肤表面的药垢之后,让皮肤适当休息1~2小时。

因为皮肤需要呼吸,汗腺、皮脂腺需要排泄,长时间敷贴膏药,造成局部温度高、湿度大、代谢废物不能排出,就会刺激局部皮肤,产生瘙痒等不适。

  2、贴膏药时的注意

贴膏药时要注意清洁,如果膏药两贴之间不清洗,不留一点儿间隔,膏药中的成分就可能经过汗孔侵入皮肤深处,诱发过敏,引起接触性皮炎,俗名“膏药风”。出现与所贴膏药形状相同、边界清楚的红斑,伴随剧烈的瘙痒,厉害的还可能起水疱甚至大疱,十分痛苦。

万一出现这种情况,必须立即揭去膏药,洗净局部之后,轻的部位(产生红斑)可以外敷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膏或牙膏,或者用鲜白菜帮捣烂外敷;重的部位(产生水疱、大疱)必须请医生帮忙。

  使用注意

多数人贴膏药后并无明显不适,部分人会感到局部微发热、发痒,这属于正常反应,可以不管;如患部发生瘙痒,经轻轻按摩后不能缓解,可将膏药取下,用酒精涂搽瘙痒部位,再将膏药加温贴上;若患部因贴膏药引起疹子、水疱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将膏药取下,用盐水或雷弗奴尔消毒患处,再用纱布包扎;如果水疱大,应到医院用消毒针管将泡内液体抽出,再作相应处理。为了尽量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应忌食一些食物,如韭菜、香菜、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一般来说,膏药24小时换一次,有的甚至12小时就得换一次,这要根据说明书上的时间和自己皮肤是否有过敏反应而定。用于治疗溃疡创面的膏药应缩短换药间隔时间,以5~6小时为宜;两次贴膏药之间还应适度清洗患处,清除掉黏附在皮肤表面的药垢和伤口中的分泌物之后,让皮肤适当休息1~2小时再贴。因为皮肤需要呼吸,汗腺、皮脂腺需要排泄。长时间敷贴膏药,会造成局部温度高、湿度大、代谢废物不能排出,而刺激局部皮肤,产生瘙痒等不适。长时间贴膏药后,容易引起皮肤的过敏性炎症,出现局部红、肿、痒、痛,所以膏药最好别贴太久。为了尽量减少取膏药时发生疼痛,应在贴膏药前剃净患处的汗毛或尽可能避开汗毛较多的地方,或在揭膏药前将润肤油均匀涂抹在膏药的表面,让润肤油浸到皮肤与膏药之间,减弱膏药的黏性,揭膏药时就不会疼了。

在贴膏药期间应注意休息,活动量不宜过大,严禁房事,不能用电热毯、热水袋敷贴膏药处,以避免膏药移位或药膏渗出而污染衣被、影响疗效;女性患者在月经来潮期间,应在腰骶椎或腹部停贴膏药3~5天;创伤性骨折前期及严重皮肤病局部不宜贴膏药。未用的膏药一定要密封好后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以防药物挥发。如天气炎热,密封后可存放冰箱中,但不宜和茶叶、食品存放在一起。

如因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扭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时,不要立即将膏药贴于患处,因为这类膏药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如伤后即贴不但达不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反而会使局部软组织充血肿胀、疼痛加重;对关节扭伤,在皮肤无破损的情况下,应先用冷水冲洗患处或用冰敷患处,使血管收缩,减轻肿胀疼痛现象,待24小时后再热敷或贴敷膏药,这样既可减轻疼痛和肿胀,又可缩短病程。对于孕妇应禁用含有麝香、乳香、没药、红花、桃仁等药物的活血化瘀膏药,如追风膏,麝香止痛膏等。

标签: 中药良方 中药方剂 中草药图谱 中草药图片大全 
上一篇: 《中国丸散膏丹方药全书 疮疡痈疽病》
下一篇: 膏方的制作方法,膏方的吃法,膏方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1-08-07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