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名老中医宋鹭冰治疗气虚伏暑迁延

ID:15074 / 打印

孙某,男,47岁,干部。初诊:1981年9月。
患者形体丰满,近年常感短气懒言,动则汗出。1980年赴京学习,时值长夏,恣喷瓜果,渐觉头晕,沉重如裹,胸膈痞闷,腹胀,肠鸣有水声,背部寒瑟如掌大,纳呆食减,厌油腻,便溏不爽,溲黄短少,呃气频作。自购上清丸、牛黄解毒丸多次服用;西医疑为冠心病,给服冠心苏合丸、烟酸肌醇无效。8月返宜宾后,于某医院检查诊断为颈椎病、神经衰弱,服西药无效。又服中药百余剂,阅其方,初则六味地黄丸之类滋肾阴,愈服愈剧;继则频进大剂苓桂术甘之属,改从痰饮论治,间用二术二陈以燥湿化痰,附子理中以温补脾肾,效不显,患者乃专程来蓉求治。症如前述,兼见神疲乏力,耳鸣如蝉,喉间黏痰不爽,左胸闷胀,有时作痛,窜走肩胛、季肋,伴烧灼感,苔灰腻,脉濡弱。
综观本例,原属中气素虚,复值夏令,恣食生冷瓜果,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加之感受时令暑湿邪气,湿与热搏,故发此病。古人谓中气虚则湿重于热,病发生于太阴脾肺为多,每兼少阳三焦。大凡以化气利湿,佐以清热为治,不可早用清凉或柔润之品,以免湿滞难化,缠绵不已。本例中气本虚,何堪牛黄等苦寒夺下,致清阳不升,脾气下陷,长期溏泻;又复感受时令暑湿邪气,岂能选进六味地黄之类滋柔填补!一误再误,酿成痼疾。旋用苓桂术甘温化痰饮,亦属治不中窾。吴瑭谓汗、下、润三法,均非所宜,即是此理。经云:“因于湿,首如裹。”《临证指南医案》说:“而但湿从内生者,必其人膏梁酒醴过度,或嗜饮茶汤太多,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腻之物。治法总宜辨其体质阴阳,斯可以知寒热虚实之治。”本例体丰形盛,易聚湿为患,湿邪郁滞,清空被蒙,则头晕耳鸣;湿困上焦,清阳阻郁,肺胃失降,则呃气频作;湿阻胸阳,气机不畅,则胸闷胀痛;湿热阻滞中焦,脾运不健,则腹胀肠鸣,便溏不爽,溲黄短少;苔灰腻而脉濡,更是湿邪之证。此时,湿热之邪非清化不去,气虚非补益难复,奈何湿邪偏盛,又宜重用辛开,遵仲景半夏泻心汤义化裁。
红人参(另煎,兑冲)6g 黄芩45g 黄连2.1g 半夏10g 泽泻10g 神曲10g 谷芽10g 麦芽10g 干姜10g 生姜10g 大枣10g 砂仁(后下)6g 猪苓6g 白豆蔻6g 甘草3g 生白术10g 佛手4.5g
上方服后,腹胀、肠鸣有水音等症已除,诸症大减,纳谷觉馨,苔转薄白。惟头晕、胸背胀闷有时作痛、短气懒言、便溏、动则汗出等症未解。湿邪虽得透化,但脾运未能健旺。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以脏腑升降言之,则脾主升,胃主降,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肾(水)主升,心(火)主降,而其升降之转枢在于脾胃。故二诊后,守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为主,或佐杏仁、枇杷叶肃降肺气以化湿,或伍通草、滑石以导湿,或加瓜蒌薤白以通胸阳,陈皮、半夏以行气化痰,均不离益气升清、健脾燥湿这一总则。经两月,各恙已瘥。惟脾肾之气仍不足,脉微弱,腹部喜温,便溏未已,仍以温养脾土为主,稍佐升清,佐二神丸温肾厚肠。
升麻6g 柴胡4.5g 潞党参30g 红参(另煎,兑入)6g 黄芪30g 肉豆蔻10g 北五味10g 补骨脂12g 炮姜10g 焦术15g 炙甘草6g 大枣5枚
服4剂后,腹部转温,大便成形,又服4剂,痊愈。续用健脾温肾丸药,以资巩固。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标签: 中药良方 中药方剂 中草药图谱 中草药图片大全 
上一篇: 甘露消毒饮加减治疗湿温一例
下一篇: 凫羽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1-07-04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