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顶骨在哪里?结构功能特点及影响是什么?检查自测方法

ID:136530 / 打印

所属科室: 神经外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顶骨位于颅顶中部,左右成对,呈四边形

顶骨参与构成脑颅骨、保护脑组织

顶骨受损会造成脑组织损伤,引发对侧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

位置

顶骨位于颅顶中部两侧,两块顶骨间以矢状缝相连。前方经冠状缝同额骨相连,后方经人字缝与枕骨相连。

顶骨为成对的脑颅骨,左右各一,外面中部稍下方,有自前向后的两条弓状线。外面中部有一隆起,称顶结节,两结节间距离为头最宽大处,是测量颅最宽的标志点。

顶骨作为成对的颅骨,左右两侧对称,参与组成颅骨,为保护颅脑内部组织的骨骼,是脑颅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皮质一般感觉区是顶骨保护的组织部分,其中位于中央后回接受对侧身体的痛、温、触觉和本体感觉冲动,并形成相应的感觉;顶上小叶为精细触觉和实体觉得皮质区。在皮质感觉区损伤后的初期,对侧身体各种感觉都消失,但痛觉可在日后逐渐恢复,而精细触觉却难以恢复;旁中央小叶后部接受对侧足、趾的感觉,旁中央小叶前部支配膀胱和肛门括约肌的运动和对侧小腿以下骨骼肌的运动。

为维护顶骨的骨骼健康,需在日常饮食中注意保证丰富的营养供给,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挑食,并且少食或不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多摄入富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钙质的食物,适当口服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加强骨密度,强壮骨骼。

运动养护也是保持顶骨健康的一部分。日常可通过适当锻炼,如跑步、跳绳等,增强整体肌肉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增强肌肉保护骨骼的强度及抗病能力;也可选择局部运动,旋转活动头颈部,激活并加强周围肌群。同时在运动前后应适当对头部、肩颈部进行一些按摩放松运动。应避免极限运动和剧烈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可穿戴护具防护,如头盔等,避免意外磕碰。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通过其他多种方式养护顶骨健康,如养成良好休息习惯、保护头部等。

养成良好休息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前避免进行跑、跳等剧烈运动,以免因身体兴奋等原因影响睡眠质量,劳逸结合,避免过于劳累。

保护头部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受到外界撞击磕碰、利器创伤、坠击等头部外伤。如需进行极限运动时应佩戴头盔等护具,尽量避免出现头部伤害。

顶骨参与组成脑颅骨,为保护颅脑内部组织的骨骼,当出现顶骨疾病时,其形态、质地、位置也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疾病为例,对比一下健康顶骨和不健康顶骨的区别。

顶骨形态

1、正常顶骨

颞骨正常居于颅顶中部两侧,左右各一,为外隆内凹的四边形扁骨。

2、异常顶骨

顶骨骨折

常由于外伤原因导致顶骨骨折,同时也存在于骨组织本身有钙质流失时,顶骨受到外力出现骨折或出现骨裂,骨性结构被破坏,形态改变,伴有周围肌肉、血管、皮肤等软组织破损,出现局部血肿。

顶骨畸形

婴幼儿多由于孕期内发育不良或出生后发育不良等原因,造成顶骨畸形,顶骨畸形表现为左右顶骨不对称,两侧头、脸不对称或顶骨突出,出现短头畸形、舟状头畸形等,影响儿童生长和发育;成年人多与顶骨外伤骨折未能及时治疗有关。

顶骨肿瘤

顶骨可能会因肿瘤生长压迫到周围肌肉神经及血管等组织,出现局部肿块。

顶骨受损后,可表现为疼痛、肿胀、畸形、发热等,具体如下:

疼痛

顶骨骨折、感染及肿瘤生长等都可能因损伤周围血管、神经、肌肉等导致顶骨部位出现疼痛。出现浅表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会累及顶骨。颅内病变如蛛网膜下出血也会引起顶骨疼痛。

肿胀

顶骨骨折会由于出血和感染导致局部肿胀,顶骨炎症会因浸润加重局部发红肿胀的症状。顶骨肿瘤也可能导致局部有肿块发生,可见局部颅骨隆起,基底部移动,肿块压痛,仰头或低头时肿块缩小或扩大等的变化。

畸形

由于先天发育不良或后天顶骨骨折未及时进行治疗,造成顶骨左右两侧不对称,影响大脑生长发育,甚至导致骨裂感染,伤害颅脑组织。

发热

高热多见于顶骨出现感染或炎症疾病,若炎性因子出现血行播散,会出现全身高热,伴有寒颤、乏力等症状,顶骨肿瘤疾病可出现低热,伴随其他慢性消耗症状,如消瘦、乏力等。

压迫症状

当顶骨出现肿瘤时,随着肿块发展,可压迫脑部软组织、神经等,患者可能会出现顶骨部胀痛不适,有压迫感、血流搏动感等症状;若压迫到视神经会导致视野模糊不清。

影响顶骨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外伤、感染因素、营养因素等,具体如下:

外伤因素

外伤是致顶骨受损最主要的因素,如撞击、高坠、捶打等,都可能导致顶骨出现骨折或骨裂。顶骨的骨折损伤会导致诸多并发症,如果是凹陷性骨折,骨折片向内凹陷,压迫顶叶脑组织,会造成对侧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也可能会引起癫痫发作。顶骨靠近中线,骨折后容易造成静脉窦损伤出血,如果骨折后出血较多,甚至造成脑挫裂伤,严重者可导致病人昏迷及对侧肢体的瘫痪。

感染因素

顶骨受损同感染有分不开的关系,如出现凹陷性骨折,骨折片向内凹陷,或其他颅骨外伤后不及时清创处理,可导致碎骨进入脑组织的同时伤及顶骨;或因后期护理不当,导致局部病菌侵袭,出现感染,从而对顶骨造成损伤,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甚至引起癫痫发作。

营养因素

若患者长期饮食不均衡,钙质摄入吸收不足,或长时间采取肠外营养,会出现骨钙丢失、骨质疏松、高钙血症、尿钙排出增加等,会出现婴幼儿的方颅和成年人的颅顶局部凹陷,严重影响顶骨健康,易导致顶骨发生疾病。

顶骨是否健康,日常可通过局部症状和功能自测进行判断,出现以下异常症状或有加重时,需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判断。

局部症状

如果顶骨出现隆起肿物,按之柔软或质地较硬,或出现开放性外伤及出现局部皮肤发红或静脉曲张,有疼痛、畸形、流脓等不适症状,可能是顶骨炎症或顶骨肿瘤等引起;若出现两侧顶骨不对称,考虑顶骨发育畸形;若出现外伤后顶骨疼痛,不排除顶骨骨折的可能性。

功能自测

如果发现对侧感觉性癫痫或感觉异常,出现对物品及空间的触觉与知觉异常,甚或偏瘫等情况,极有可能是顶骨及顶叶区域受到损伤。

顶骨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大类。

体格检查

视诊主要是观察顶骨部位是否有肿物或外伤,是否有皮肤颜色改变,若有伤口需观察创面形状、大小、深度及污染情况、出血形状、异物残留、伤口位置等,并且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晰,有无自主意识及活动。触诊主要包括顶骨外伤处或红肿处的触诊,判断肿物质地、是否可推动、是否有压痛等。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主要为血常规和血细胞比容检查,通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计数判断是否出现感染,及感染的病原菌类型,结合血细胞比容可判断失血情况,以指导用药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局部脓肿穿刺检查

多用于顶骨发炎出现了局部脓肿时,多需在脓肿处穿刺抽吸脓液,并对脓液进行病菌培养,可发现导致疾病的病原菌类型,以指导治疗和用药。

病理活检

顶骨有不明肿物时需进行病理活检,判断肿物的性质,以指导后续治疗方案和预后。

影像学检查

骨折本身仅靠触诊很难发现,常需依赖X线片或CT骨窗相,小的凹陷骨折易与边缘较硬的头皮下血肿混淆需经X线平片或CT骨窗相方能鉴别。

X线检查

顶骨X线片可以观察到是否出现顶骨骨折,用于并判断骨折部位、是否有骨碎片等,还可确定骨折的累及范围内是否有异物,并确定异物的大小、位置等。

CT、核磁共振

CT检查对早期、不典型病例以及复杂的解剖部位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且具有无重叠和图像后处理的优点,弥补了传统X线检查的不足,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能够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MRI即核磁共振检查所获得的图像清晰、精细、分辨率高、对比度好、信息量大,特别对软组织层次的显示较好,可X线平片及CT未能发现的隐匿性骨折并确定骨挫伤的范围。可用于对顶骨骨折、骨折术后恢复及顶骨肿瘤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标签: 器官详解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4-12-06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