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乌虫参、乌参、红参
性味:味甘;咸;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养血;催乳;止血。主虚弱劳怯;产后乳少;肠燥便秘;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参科动物玉足海参的全体。
原形态:玉足海参,体圆筒状,后部常较粗大,一般体长20-30cm。背面散生少数疣足和管足腹面管足较多,排列不规则,但幼小个体的管足常排列成3纵横。皮内骨片主要为桌形体和扣状体。桌形体的底盘为圆形,中央有4个大孔,周围有8-14个小孔,塔顶有一大圆孔,周围有8-11个小齿;另有较小的桌形体,底盘近方形,中央有大孔4个,角上有小孔4个。扣状体骨片多为椭圆形,有穿孔3-4对。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时背面为暗褐色,老年个体色常较深,幼小个体常带紫褐色。腹面色较淡。多生活于石堆间水洼中幼体常栖息于潮间带珊瑚礁或岩石下。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自福建东山、广东、海南至西沙群岛。
文献
摘录:《中华本草》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